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VEP鉴定伪盲眼的临床法医学研究

http://www.cnophol.com 2009-6-18 10:09:37 中华眼科在线

  3讨论
   
  VEP是眼睛受到光刺激后在大脑皮层视区产生的生物电活动,它反映了从视网膜神经元至视皮层的信息传递以及视皮层的活动,已成为临床法医学诊断视神经损伤程度、客观评估伤眼视力的重要检测方法。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VEP技术推算客观视力的基本方法有以下4种:(1)通过能够诱发出VEP波形的最小刺激图形所对应的视角来推算视力[35];(2)通过诱发阈刺激的空间频率大小来推算视力[6];(3)根据不同空间频率下的VEP反应,建立振幅空间频率曲线及回归方程推算视力[7];(4)通过P100波幅和潜伏期在两眼之间的差别来粗略地估算视力[8,9]。其中因第一种方法简单实用,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因此是目前研究及实际应用的重点,本实验是在该方法的基础之上推算视力。
   
  De Keyser等[10]认为在受检者主观视力和VEP刺激视角之间存在线性关系,Nakamura等[11]研究发现39′、26′、15′、9′的刺激视角对应的视力是分别为0.1、0.2、0.5、1.0,Fatih等[12]认为2°、1°、30′、15′、7′的刺激视角所对应的视力分别为0.1、0.2、0.4,0.7、1.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目前尚无统一的VEP研究标准,在不同的实验条件和刺激参数下所得的实验结果亦不相同。本实验参考周鑫等[2]的研究结果,根据视角与视力之间的线性关系来推算视力,在对照组健眼视力的检测中,主观视力与客观视力符合率达90.8%,与周鑫之前对正常志愿者的研究结果近似,说明该方法评价客观视力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同时也表明,在眼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中,被鉴定人大多会企图夸大伤眼视力下降的程度,而对于未受损伤的健眼大多能够配合主观检查,其健眼主观视力具有较高的可信性。进一步探索这种心理,我们认为大多被鉴定人试图拉大健眼和伤眼的视力差距,以便凸现伤眼损伤的严重程度,使鉴定结果对自己有利。故被鉴定人健眼在行主观视力检查时大多能够主动配合。因此,在不具备利用VEP直接评价客观视力的条件下,我们也可以通过参考健眼与伤眼VEP波形参数的差别来推断伤眼视力。
   
  伪盲在法医学鉴定中较为常见,本实验结果发现,在受检眼中约有73.8%的被鉴定人试图夸大视力下降的程度,该结果与张经伟所[13]报道的约70%的伪盲率近似。Fatih等[12]认为VEP对伪盲鉴别有良好的价值,特别是对伪装眼全盲鉴别的准确率可达100%,对伪装低视力者亦很敏感。本实验中视力小于0.1者的伤眼主客观符合率仅为17.1%,与Fatih所得结果相近。本实验结合对鉴定中所见眼损伤案件的研究分析,认为法医学鉴定中所见伪盲大多有以下特点:(1)由于双眼全盲较难伪装,易被识破,因此在鉴定中以伪装单眼盲较为多见;(2)视力下降的程度和表现出来的症状与客观体征不能完全相符;(3)在行VEP检查时多不能良好的配合,对视觉刺激器的注视程度不够。因此,需要检查操作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可要求被检者注视屏幕中央的靶心并默数不确定单位时间内图案跳动的次数来判断其注视度。同时,由于VEP结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诱发电位仪和不同的刺激参数设置均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建议每个实验室均应建立一套合适的评价客观视力、鉴别伪盲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宋嗣荣.临床法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58165

  2周鑫,舒玲华,张玲莉,等.应用视觉诱发电位技术评估视力.国际眼科杂志2006;6(1):123126

  3 Bobak P, Khanna P, Goodwin J, et al.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in cases of ambiguous acuity loss. Doc Ophthalmol 1993;85:185192

  4 Jenkins TC, Douthwaite WA. An objective VER assesment of visual acuity compared with subjective measures. Am J Optom Physiol Opt 1988;65:957 961

  5 Xu S, Meyer D, Yoser S, et al.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in the diagnosis of functional visual loss. Ophthalmology2001;108:7680

  6 Muller W, Schoeneich H. Relations between visual acuity, refraction and the pattern visualevoked potential in aphakia. Ophthalmologica 1989;198:8994

  7 Ohn YH, Katsumi O, Matsui Y, et al. Snellen visual acuity versus pattern reversal visualevoked response acuit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Ophthalmic Res1994;26:240252

  8 Sokol S,Hansen VC,Moskowitz A, et al. Evoked potential and preferential looking estimates of visual acuity in pediatric patients. Ophthalmology 1983;90:552562

  9宋伟琼,谭浅,夏朝华,等.正常人视觉诱发电位的特征.国际眼科杂志2006;6(2):387389

  10 De Keyser M, Vissenberg I, Neetens AI. Are visually evoked potentials(VEP) useful for determination of visual acuity?:a clinical tyial. Neuro ophthalmol 1990;10:153163

  11 Nakamura A, Akio T, Matsuda E, et al.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in malingering. J Neuro Ophthalmol2001;21(1):4245

  12 Gundogan FC, Sobaci G, Bayer A.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in the assessment of visual acuity in malingering. Ophthalmology 2007;114(12):23322337

  13 张经伟.眼损伤夸大或伪装视力下降20例分析.法医学杂志 1995;11(1):2122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视觉诱发电位,伪盲,VEP视力,法医学鉴定)的信息
      热门图文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学化性感眼妆让诱惑电

    决定女人健康的14个部

    祛除鱼尾纹so easy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