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祖斐 (1898年~1999年)我国现代儿童营养学创始人,著名儿科专家、教育家。
在母亲被庸医误诊险些丧命之后,苏祖斐立志学医。1932年,她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成为协和医院的一名住院医师。在临床实践中,苏祖斐逐渐体会到了儿童营养的重要性。1934年,她决心写一本保护儿童健康的小册子,为母亲60岁诞辰献礼。
当时的苏祖斐刚刚毕业,儿童营养知识尚浅薄,加上可供参考的专业书籍非常缺乏,这本小册子的编撰过程非常艰辛。整整一年,苏祖斐利用业余时间,广泛请教医院内外的营养师,三易其稿,终于促使《儿童营养》一书面世。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儿童营养方面的专著。
1937年,苏祖斐准备前往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进修。8月12日,她回到上海,预订了客轮票。第二天,“8·13”战事爆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苏祖斐毅然放弃行程,留下来为刚刚组建的难民儿童医院工作。难民儿童医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儿童医院,1940年改名为上海儿童医院。战事之初,儿童的死亡率极高,每月死亡人数高达60人。苏祖斐提出通过磨制豆浆、补充维生素等方法积极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这一做法挽救了无数稚嫩的生命。
抗战期间,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是不治之症。1947年,苏祖斐在美国进修时,发现纽约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治疗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上很有经验。于是,她将课余时间全部用于到病区进行观察。回国时,她还带回了一些药品。由于没有临床经验,链霉素的实用剂量难以确定。靠精心研究,苏祖斐使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治愈率达到了90%。
1957年~1958年间,全国麻疹大流行,患儿死亡率很高。苏祖斐临危受命,成立麻疹抢救小组,开设专科病房。她积极寻找透发皮疹的方法,通过加强保暖、服用中药等增强心功能。这一时期的论文《透发麻疹》被收入《急性传染病会议汇编》。
1954年,苏祖斐开始从事血吸虫病的研究工作。为了收集病例,她亲自带领上海第二医学院儿科的全班人马下乡,到郊区农村灭螺、查粪缸、检查虫卵等。为了深入研究,她只身赶赴重灾区,观察病童口服南瓜子糖浆疗法的效果。1985年,上海9县宣布消灭血吸虫病,为苏祖斐记大功一次。
1978年,上海儿童医院成立儿童营养研究室。苏祖斐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她抓紧时间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累累硕果。《妇幼营养》1~2册、《独生子女营养指导》、《实用儿童营养学》、《儿童营养食谱》、《母乳喂养好》、《小儿常见病营养指导》等专著出版后,深受群众欢迎。这一时期,她还主编了12册有关儿童疾病和儿童营养的书籍,完成了40多篇论文。
繁忙的工作并没有妨碍苏祖斐广泛的生活情趣,她喜爱旅游,热衷戏剧欣赏。医学论著之外,她还写了不少精美的游记。杜甫草堂、都江堰、三峡工程等,在她的笔下都有细致入微、栩栩如生的描述。她身上不仅有医学家的准确、严谨和精细,也有文人的爽朗、豪迈和诗情。
1981年12月,应世界卫生组织的邀请,祖苏斐到日内瓦访问。在出席一个有关儿童营养的会议时,她自晨至晚连续听了14个报告。此时的她,正以“不敢浪费一分钟的精神”与时间赛跑。1985年,苏祖斐荣获首届樟树奖。这是当年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表彰那些终生奉献给儿童事业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而设立的奖项。这一荣誉,苏祖斐当之无愧。
直至年过百岁,苏祖斐依然抱着“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的信念,关注着当今的孩子们需要什么、缺乏什么。她终生未嫁,将自己的一腔热血,献给了“太阳底下最富爱心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