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建萍 马勇 张坚 车选义 王利峰
【摘要】目的:观察激光光凝与和血明目片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方法:观察126例(180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60例(84眼)行视网膜光凝,66例(96眼)行光凝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
结果:光凝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组视力提高优于光凝组,视野改善的患者多于光凝组,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总波幅降低幅度亦低于单纯光凝组,眼底出血,水肿,渗出吸收时间缩短,新生血管退缩较完全。
结论:光凝联合和血明目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好。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和血明目片
0引言
近20a,糖尿病(DM)患病率不断上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DM的严重并发症,据统计,DM病程超过20a的患者,几乎全部都会出现背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ackground diabetic retinopathy);超过30a以后,将有2/3的I型DR患者出现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1],DR是当前很多国家有工作能力年龄组(20~64岁)的首要致盲性眼病。激光光凝术可以有效地防治DR的发展,有助于保存原有视力,是目前治疗DR的重要手段,但是光凝术有一定的副作用和局限性。我们使用光凝联合中药制剂和血明目片,应用辨证论治方法,减少了光凝引起的眼部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根据全国第三届眼科会议规定的DR分型、分期标准,确诊的我科门诊及住院DR患者,Ⅲ~Ⅳ期,126例180眼,男75例92眼,女51例88眼,年龄30~85(平均62.5)岁,糖尿病病程1~28a,DR 1~10a。排除屈光间质浑浊,如:中度以上白内障,玻璃体积血,角膜光学区白斑。有青光眼史者慎重。分组:将所收治的病例,按DR的分期分类,并均匀地分予两个治疗组,使单纯光凝组60例(84眼),包括背景型31眼,增殖型44眼,伴黄斑水肿9眼。联合用药组66例(96眼),其中背景型37眼,增殖型48眼,伴黄斑水肿11眼。用药组于激光治疗前15d给予和血明目片,3次/d,每次5片。光凝术后继续服用,15d为1疗程,同时服用维生素B1,C,E。单纯光凝组术后仅服用维生素B1,C,E。常规检查:所有患者于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彩照、眼底荧光造影、视野、视电生理等检查,并做详细记录。
1.2方法 两组患者由同一医师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视网膜光凝术。术前用美多丽—P充分散瞳至7~8mm,采用法国BIV-Viridis倍频Nd:YAG532nm激光器,光斑200~500μm,暴光时间0.1~0.2s,功率200~450mW,多处视网膜无灌注区及(或)新生血管者行全视网膜光凝,能量达Ⅲ级光斑(Tso’s分级法),总光凝点数1 400~1 600个,分3~5次完成。所有患者均随访3次以上,时间3~24(平均9.6)mo。
2结果
2.1观察指标 视力上升≥1行为视力提高,无变化者为稳定,下降≥1行者为视力下降(表1)。视野检查,现存视野比光凝术前扩大≥10°者为改善,视野变化在5°范围内者为稳定,减少≥10°者为缩小。使用眼底彩照及FFA检查记录视网膜渗出,水肿,出血及无灌注区的情况。视觉电生理检查视网膜电图(ERG)b波的振幅变化,震荡电位总波幅的变化,潜伏期的改变等。
2.2疗效分析 两组治疗后视力变化见表1,两组术后视力均有提高,光凝联合和血明目片组(简称联合组)视力提高幅度较大,下降幅度明显低,与单纯光凝组(简称单纯组)相比P≤0.05。观察两组视野变化,联合组视野改善的眼数多于单纯组,两组视野稳定的眼数相当,而术后视野缩小的眼数则是单纯组明显多于联合组。经眼底彩照及FFA检查,新生血管的消退情况:联合组消退的眼数比单纯组多9眼,而未消退的眼数则相当。联合组眼底出血,渗出,水肿吸收的时间比单纯组明显快(P ≤0.001)。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