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手术成功率 实验组52只眼中50只眼成功,2只眼基本成功,成功率为96.15%,无一例失败。48只眼对照组中38只眼成功,6只眼基本成功,4只眼失败,成功率为79.16%,两组成功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25)。 2.2 术后炎性反应 实验组52只眼中10只眼Ⅲ级(轻度反应)占19.23%,42只眼Ⅳ级(无反应)占80.76%。对照组48只眼中8只眼Ⅰ级(重度反应)占16.66%,18只眼Ⅱ级(中度反应)占37.50%,22只眼Ⅲ级(轻度反应)占45.83%,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 2.3 吻合道出血 实验组52只眼中无一例出现吻合道出血。对照组48只眼中2只眼重度出血占4.16%,8只眼中度出血占16.66%,26只眼出现轻度出血占54.16%,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5)。
3 讨论
3.1 吻合道填塞物 50年代后期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用不同的填塞物填塞于吻合道内,减少术后出血及防止术后吻合道阻塞,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以往采用的填塞物有医用橡胶管、医用橡胶膜、医用硅橡胶管及凡士林纱条等,钟明全等[6]曾于1984年报道过用明胶海绵片作为吻合道填塞物,但无手术成功率及手术效果分析。本研究的实验组在术中将吻合道后叶整齐对合后,用多层含凝血酶的明胶海绵片填压,6天后吻合道的后叶已愈合,明胶海绵片逐渐自行吸收,待半月后作第二次泪道冲洗时通畅,患者流泪症状消失,手术成功率高达96.15%,术后组织反应轻,无出血。采用凡士林纱条作为术中吻合道填塞物,术后24~48小时需抽出,新对合的两后叶组织,在抽纱条时可能移动,影响两后叶创面对合,促使术后瘢痕形成加剧,易引起吻合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导致手术失败。本研究对照组中失败的4只眼中有3只眼,在半年后作了第2次手术,术中证实因吻合口的瘢痕形成阻塞了吻合道。同时,我们认为凡士林纱条不宜长期置放在吻合道及鼻腔内,必须在术后早期抽出,但抽凡士林纱条时,对吻合口又是一次新创伤及刺激,实际上吻合道的完全愈合是在纱条抽出后。
3.2 出血及术后炎性反应 出血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本研究的实验组由于术中置放在吻合道内的明胶海绵片有压迫止血、吸收出血与药物止血的多种作用,有利于切口愈合平整,从而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显示对照组在抽取凡士林纱条时,可能使粘膜切口处的新生血管损伤或血凝块脱落而出血,因而在抽取纱条前,不仅需准备止血器械与止血药品,还需向患者解释在抽取纱条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疼痛或出血,以争取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术后炎性反应的轻重,对患者提早康复亦至关重要。本研究的实验组术后组织基本无炎性反应且无一例出现出血,而对照组用的凡士林纱条,对人体属异物对组织刺激性较大,因而手术切口及其周围组织出现较大的炎性反应,在重度炎性反应的患者,为了预防感染,需应用抗生素治疗。
3.3 手术成功率 据报道凡士林纱条、橡胶管(膜)等均可作为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填塞物[5,7,8],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术中用明胶海绵片填塞术后无出血、组织反应轻微,手术成功率较高为96.15%,而用凡士林纱条作填塞成功率为79.16%。虽然在术后第6日作泪道冲洗时,从鼻咽部流出的冲洗液不甚通畅,亦不需加大冲洗压力,将明胶海绵片冲出,因其日后可被组织吸收,一般在第2次及3次泪道冲洗时,将会畅通无阻。总之,本研究结果证实:在行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明胶海绵片填塞吻合道,具有较大的实用性,不但能显著地提高手术成功率,而且术后的炎性反应及出血也明显降低,本法可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本文承蒙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蒋幼芹教授修改,谨此致谢)
4 参考文献
[1] 张俊杰.81例泪囊鼻腔造孔术结果的统计分析.中华眼科杂志,1957,7:510.
[2] 罗文彬,刘昭.泪囊鼻腔造孔术.中华眼科杂志,1959,9:16.
[3] 彭秀民,曾广银,任相庭,等.鼻泪管硅橡胶管植入术初步报告.中华眼科杂志,1983,19:191.
[4] 林华国.有关泪囊鼻腔吻合术几个问题的商榷.实用眼科杂志,1985,3:136.
[5] 谭家铨.泪器手术.见:吴振中,蒋幼芹主编.眼科手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28. [6] 钟明全,邓新民,陈祥杰.明胶海绵用于泪囊鼻腔吻合术作填塞物.中华眼科杂志,1984,20:333.
[7] 罗文彬.泪道炎症.见:李风鸣,主编.眼科全书.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84.
[8] 尹素云.泪器手术.手术学全集.眼科卷.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245.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