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文献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前囊膜夹持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http://www.cnophol.com 2009-7-3 11:18:34 中华眼科在线

  前囊膜夹持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眼科 1999年第2期第8卷 临床研究

  作者:周 伟 陈桂文 曹晟玮 梁诚之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眼科 ,315010

  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晶体;人工

  摘 要 目的:探讨一种不用后囊膜作依托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改良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例(8只眼)因外伤、手术误伤及手术切除引起后囊膜有较大破孔、难以依托后房型人工晶体的病例采用前囊膜夹持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矫正视力≥0.5者6只眼,占75%。无青光眼或视网膜脱离并发症。结论:前囊膜夹持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简便安全,既有利于人工晶体的固定,又有利于阻止后发白内障的形成,适用于晶体前囊膜存在、后囊膜有较大破孔的病例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分类号 R779.66

  Anterior capsule captured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Zhou Wei…∥Ophthalmol CHN.-1999,8(2).-80~81(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Ningbo 2nd Hospital,Zhejiang 315010)

  to explore posterior chamber IOL implantation without support of posterior capsule,anterior capsule captured posterior chamber IOL im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8 eyes of cases with traumatic cataract,big rupture of posterior capsule following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or posterior capsulectomy.The follow-up of 3~24 months was performed.The visual acuity of 6 eyes (75%) was 0.5 or better .Complications of glaucoma and retinal detachment were not found.The implantation of anterior capsule captured posterior chamber IOL was safe and handy.It wa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fix IOL,but also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after-cataract.This method was suitable for cases with an intact anterior capsule and severely ruptured posterior capsule.

  Subject terms Cataract extraction;Lenses,intraocular

  后房型人工晶体远离角膜和前房角,远期手术并发症明显少于前房型人工晶体。为了使外伤或手术造成晶体后囊膜有较大破孔的病例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我们从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采用前囊膜夹持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共8例(8只眼),其中男2例,女6例。年龄25~83岁,平均61.3岁。老年性白内障5例,外伤性白内障2例,并发性白内障1例。后囊膜破裂原因:5例为手术误伤,2例为外伤所致,1例为术中发现后囊膜中央有6.5 mm×5.5 mm白色混浊区而予手术截除。随访时间3个月~2年。

  1.2 手术方法

  常规信封式截囊,水分离核、娩出晶体核,双管注吸针吸净晶体皮质。当发现晶体后囊膜有较大裂孔,估计难以支撑人工晶体时,则在清除裂孔周围及前房内玻璃体,于裂孔部位、前囊膜后及前房内注入Healon后,按以下步骤植入人工晶体:①将人工晶体下襻小心送入下方睫状沟(前囊膜前),②将人工晶体光学面自前囊膜开口处轻轻推入前囊膜后,③用镊子夹住人工晶体上襻末端,顺时针方向轻轻移动,达理想位置后放松镊子,使上襻置于睫状沟内(前囊膜前),④用撕囊镊呈圆形撕去中央区前囊膜,其直径宜略小于人工晶体光学面,以使部分残留的晶体前囊膜能盖住人工晶体光学面的周边部。如疑有涉及上方或下方周边前囊膜的破孔或者该部位的晶体悬韧带断裂,理想的人工晶体位置应是使两襻呈水平位(3、9点方位)以避开破裂孔。有时,为了使前囊膜信封式开口的左侧端不妨碍人工晶体上襻较大幅度的顺时针方向移动,可预先将前囊膜开口的左侧端适当呈弧形向下方剪开,延长少许。常规缩瞳、吸出前房内残留Healon及关闭切口。

  2 结果

  术后人工晶体位置稳定,无脱位及倾斜。未发现眼压增高及视网膜脱离。扩瞳检查发现有4例于术后6~8周出现残留的前囊膜混浊,但由于中央区前囊膜已手术撕除,因而能保持中央视轴部透明。

  术后矫正视力<0.3者1例,系原有视神经萎缩。≥0.3者7例,其中≥0.5者6例,占75%。

  3 讨论

  由于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的远期并发症多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因而为了使晶体后囊膜有较大破孔、难以依托后房型人工晶体的病例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有采用缝线固定法[1,2]和以前囊膜为依托、睫状沟固定法[3]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但前者操作较复杂,且有损伤睫状体血管的可能性以及远期线脚暴露、继发感染、甚至巩膜坏死的危险[4]。而后者部分病例远期会发生前囊膜混浊影响视力,尤其当晶体前、后囊膜相贴时,更易发生囊膜混浊。祝肇荣等[5]在3H-Tdr兔眼实验中观察到囊外摘除术后晶体上皮细胞出现了增生。术后1周,前后囊膜之间的上皮细胞部分开始呈纺锤状,核变细长,逐渐转化为纤维细胞,并开始从前后囊膜交界处向囊膜中央生长。Nishi[6]报道白内障囊外摘除同时植入人工晶体的一组病人,其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低于未植入人工晶体组,并且人工晶体的支架植入囊袋内较支架在囊袋外者囊膜混浊的发生率更低。这可能是人工晶体成了上皮延伸的屏障。本文采用前囊膜夹持方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是将人工晶体的两襻以前囊膜为支撑、固定于睫状沟,人工晶体的光学面植入前囊膜与已有破损的、不完整的后囊膜之间,即晶体囊袋内的位置。这样既能使人工晶体光学面将前后囊膜隔开,成为上皮延伸的屏障,又可使部分前囊膜紧贴人工晶体光学面的周边部分,起到固定作用。本手术方法还能因撕除了中央区前囊膜,避免术后前囊膜混浊对视力的影响。本文有4例术后发生前囊膜混浊,但由于术中撕除了中央区前囊膜,而能保持中央视轴部良好的透光状态。

  我们认为,本手术方法简便安全,既有利于人工晶体的固定,又能阻碍后发白内障的形成,经随访未见并发症,对晶体前囊膜存在、后囊膜有较大破孔的病例,是一种仍能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较好的手术方法。

  (本文承蒙上海医科大学眼科教研室陆国生教授指导,谨此志谢)

  4 参考文献

  [1]郝燕生,惠延年,胡 明,等.无晶体囊支持的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中华眼科杂志,1993,29(1):19.

  [2] 缪晓平,韩真真,Jeffrey DB.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缝线法植入术.中华眼科杂志,1993,29(1):22.

  [3] 张伟英.利用前囊膜替代后囊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1996,1(2):35.

  [4] Solomon K,Gussler JR,Gussler C,et al.Incidence and management of complications of transsclerally sutured posterior chamber lenses.J Cataract Refract Surg,1993,19:488.

  [5] 祝肇荣,陆道炎,王丽天,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膜混浊的致病机理.中华眼科杂志,1990,26(5):298.

  [6] Nishi O.Incidence of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in eyes with and without posterior chamber lenses.J Cataract Retract Surg,1986,12:519.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白内障摘除术,晶体,人工)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部瑜伽除掉细纹黑眼

    黑眼圈超详细解决方案

    让眼睛抓住青春“不放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