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对白内障术后高阶像差的影响

http://www.cnophol.com 2009-7-24 12:54:48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对白内障术后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8眼)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2眼),设同龄正常人(60眼)为对照组。分析指标为总高阶像差值。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与超声乳化组在术后6mo的总高阶像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与同年龄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无差别,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较同龄正常人增加。

  【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超声乳化 高阶像差 人工晶状体眼

  0引言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已成为白内障的主流术式。但较高的医疗成本和较长的学习曲线使其仍然不能在我们国家普遍深入开展,尤其很多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经济较差的地区依然不能普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其优点之一在于手术切口小,术后散光小,术后眼球塑形期短,而且手术成本小,学习曲线较短,适合于在我们国家医疗条件差的乡镇普及。很多学者认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术后在视力上几乎达到了相同的效果,但视觉质量定量研究指标高阶像差值在二者间的区别国内报道较少。我们对在我院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的白内障患者进行了高阶像差的分析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资料搜集200508/200602在我院眼科病房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病例,其中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48眼,年龄59~65(平均62±3)岁。接受超声乳化52眼,年龄64~72(平均68±4)岁,对照组为同龄正常人60眼,年龄65~71(平均68±3)岁。

  1.2方法  使用蔡斯显微镜,德国歌德超声乳化仪,美国WaveScan WaveFront波前像差仪,手术及检查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术前常规点抗生素眼液。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术前充分散大瞳孔,常规眼球表面及球周麻醉,于颞上或鼻上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长约5mm,角膜缘后3mm行反眉型巩膜隧道切口,直达角膜缘内1mm的角膜侧进入前方,BD针头环形撕囊5.5mm。水分离分层,晶状体匙伸入核下娩出晶状体核,吸出残留皮质,植入后房型PMMA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超声乳化组术前充分散大瞳孔,常规眼球表面及球周麻醉,于颞上或鼻上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长约5mm,角膜缘后3mm行反眉型巩膜隧道切口,3.2mm穿刺刀进入前房,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分层,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吸出,扩大巩膜切口至5.5mm,植入后房型PMMA人工晶状体于囊袋内。所有接受手术患者均为自愿,术前检查眼部无其它疾病及全身疾患。对照组为同龄正常人,无眼部疾病及全身疾患,裸眼或矫正视力0.8以上。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手术切口均为5.5mm直径,植入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8以上,随访期观察无人工晶状体移位,无严重干眼,瞳孔形态正常,对光反射正常,无术后黄斑水肿等并发症,随访6mo。术后常规典必舒眼液4次/d,连用1mo,随访6mo。术后波前像差检查:我们采用WaveScan WaveFront系统进行波前像差测量。暗室,自然瞳孔状态,WaveScan系统的光度头将一束光线直接照射入视网膜。该光线通过眼睛自身的光路反射回来并进入波前分析设备。反射光线通过电荷耦合器上的一组透镜成像。该组中的各个透镜分别负责从瞳孔的不同区域收集通过该区域的光信息(偏差信息),并使用该光线成像。同时电荷耦合器中形成波前点阵。系统将电荷耦合器收集的波前点阵信息和理论值(理想的平面波数值)进行比较。WaveScan系统的软件则根据Zernike多项式使用这些数据,计算眼睛的屈光不正度数和波前像差。每眼取一致性较好的3组数据,记录总高阶像差均值。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包行成组t检验。

  2结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组术后6mo高阶像差值分别为:0.65±0.25和0.61±0.21,与对照组0.24±0.08比较均有显著性(P<0.01)。两组手术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该手术已逐渐纳入屈光性手术范畴,因此,白内障术后的视觉质量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眼像差主要来源于角膜和晶状体,它们表面的不规则,不同轴以及对光线不同的折射偏差产生了人眼像差。正常人眼角膜像差趋向于正,而自然晶状体像差趋向于负,白内障术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破坏了角膜和自然晶状体像差的平衡,从而使像差总为正,导致术后像差的增加,本研究同样显示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高于正常年龄组,这就可以解释很多白内障患者术后眩光,夜间视力下降而抱怨视物模糊的现象,其像差的增加原因为:人工晶状体的植入,人工晶状体的位置及手术切口造成的角膜表面局部偏差。因此,眼科学者不断的设计出可以消除或尽量减少球面像差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1],另外,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的位置导致角膜和晶状体不同轴也会增加像差[2]。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术式对波前像差的中远期影响,手术由同一术者完成,并植入同一类型人工晶状体均装入囊袋内,手术切口均为5.5mm,术后均未用缝线,从而尽量保持二者对眼球塑形改变的一致性,提高资料的可比性。国内有学者[3]认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比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引入了更大的高阶像差,但随着时间推移,二者差别在3mo时有减少趋势。本研究显示术后6mo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组高阶像差值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人工晶状体眼在中远期的高阶像差主要由于人工晶状体造成,而与术式无关。本研究对术后早期高阶像差未做统计学处理因此尚不能肯定二者在术后早期的统计学差异,但从中长期来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术后视觉质量不逊色于超声乳化。因此,本研究为我们在医疗卫生不能普及超声乳化的地区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式提供更加广泛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Werner W, Roth EH. Image propertics of spherical as aspheric intraocular lenses. Klin Monatsbl Augenheilkd1999;214(4):246250

  2 Marcos S. Are changes in ocular aberrations with age a significant problem for refractive surgery. J Refract Surg2002;18(5):572578

  3王杰,夏飞,姜雅琴,等.白内障手术方式对波前像差的影响.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29(1):13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高阶像差,人工晶状体眼)的信息
      热门图文

    养出“媚眼”的七种对

    彩虹萤光眼妆缔造闪亮

    明眸光彩由SPA"眼"义

    眼部瑜伽除掉细纹黑眼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保健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浙江眼科网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