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睑板腺癌nm23的表达及对预后的影响

http://www.cnophol.com 2009-7-29 11:23:26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目的:探讨睑板腺癌nm23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学特点的关系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免疫组化分析nm23在正常睑板腺与睑板腺癌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临床随访,根据原始记录和随访反馈,对临床组织病理各因素统计。结果:正常组及肿瘤组均有nm23的表达且位于细胞膜上,肿瘤组nm23表达明显强于正常组(P<0.05)。且nm23表达量与睑板腺癌发病年龄、病程长短、肿瘤分化程度、转移情况明显相关(P<0.05)。睑板腺癌转移与浸润明显相关(P<0.05)。结论:高nm23表达量可能预示肿瘤低分化及低转移率。提示nm23表达与睑板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nm23有助于评估病情、判断预后。

  【关键词】  睑板腺癌 nm23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病理学

  0引言
   
  睑板腺癌属于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眼睑恶性肿瘤第二位(约占32.7%)[1]。该肿瘤易复发、转移,转移率居眼睑肿瘤的首位,对放化疗不甚敏感。目前已发现nm23与多种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是公认具有抑制肿瘤转移功能的基因。因此该研究期望通过深入研究nm23,探讨nm23与睑板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结合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一步了解该肿瘤发病特点及寻找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我院198401/200609睑板腺癌样本60例,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证实。选择手术切除睑板腺癌病理蜡块标本60例,正常睑板腺蜡块20例作为对照组。每个标本制成4μm厚切片3张,一张用于HE染色再次确诊及病理学分类,一张用于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m23的表达,一张用PBS液代替一抗作空白对照。试剂:nm23H1鼠抗人单克隆抗体(NM301),由美国SANTA CRUZ生物技术公司提供。超敏SP(鼠/兔)试剂盒及DAB显示剂(DAB0031),由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

  1.2方法

  1.2.1免疫组化染色  SP法,石蜡切片常规脱蜡,柠檬酸缓冲溶液高压3min,冷却20min对组织抗原修复,滴加过氧化物酶阻断液及正常非免疫动物血清,室温孵育10min。依次分别加入一抗(nm23H1 1:40),4℃过夜。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室温孵育30min。以及链霉菌抗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溶液,上述各步骤均以0.01mol/L PBS冲洗,DAB显色,苏木素复染,透明封片。

  1.2.2结果判定  光镜观察细胞质染色为棕黄色颗粒状为nm23阳性表现。

  1.2.3采集、分析图像  采用OLYMPUS cx31系统采集图片,每张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切片随机选4个400倍视野,各取图片一张。利用图像分析软件IPP 6.0(ImagePro Plus 6.0)对免疫组化染色400倍图片进行分析。随机选一张400倍图片作为标准,进行图片MOD值(平均光密度值)测量,求其平均值用表示图片染色强度。

  1.2.4整理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病历记载及病理记录,临床随访(写信及电话),有条件者建议到医院复查。根据原始记录和随访反馈情况,即术后复发时间及次数、术后侵犯、转移情况,对睑板腺癌临床组织病理各因素整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

  2结果

  2.1临床资料分析  在60例肿瘤样本中,≥60岁32例(53%),<60岁28例(47%),发病年龄多在60~69岁。男39例(65%),女21例(35%),男女比例1.86∶1。上睑39例(60%),下睑26例(40%),其中同时侵犯上下睑5例,上下睑比例1.5∶1。左右眼比例1.2∶1。根据肿瘤大小分两组,直径≥10mm组50例,直径<10mm组10例。根据Font(1986)等病理学分类标准分:低分化12例,中分化20例,高分化 28例。从出现明显表现到我院就诊病程0.5mo~12a,平均33.9mo。其中≥6mo 48例,<6mo 12例。出现复发者38例(63%),未复发者22例(37%)。局部浸润20例(33%),多浸润眼眶、眼肌肉、角结膜等,未浸润者40例(67%)。根据病历记载及随访结果,发生转移者16例(27%),含耳前淋巴结转移5例,颌下淋巴结转移6例,其他部位(腮腺、脑、鼻等)5例。未转移者44例(73%)。手术情况:局部肿块切除44例,眶内容剜出13例,眼球摘除3例。术后5例放疗,2例冷冻治疗。随访情况:12例(25%)回复随访,随访时间2~21(平均6.4)a。其中8例无复发、转移,随访时间平均8.2a;4例在手术后3a复发,其中3例出现转移,2例因全身转移死亡。其余患者因病历不全或已搬迁、已死亡未回复随访。

  2.2影响睑板腺癌预后临床因素分析  肿瘤复发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病程、分化程度、转移、浸润均无明显相关(P>0.05)。肿瘤浸润与转移明显相关(P<0.05),即发生浸润的睑板腺癌患者出现转移的可能性较未侵犯者大;而上述其他因素与转移、浸润无明显相关(P>0.05)。

  2.3 nm23H1在睑板腺癌中的表达  正常睑板腺与睑板腺癌中均有nm23H1的表达且均位于细胞膜上,呈棕黄色颗粒状(图1,2),两组染色强度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睑板腺癌组所测值较正常组高。且低、中、高分化组nm23H1表达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表达高于高、中分化(P<0.05),尚不能认为高、中分化程度表达量有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年龄、病程、分化程度、转移情况对nm23H1表达量有影响(P<0.05)。其表达量同发病年龄正相关,同病程长短、分化程度、转移率负相关。而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复发、浸润与nm23H1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

  3讨论

  3.1睑板腺癌临床特点及治疗  睑板腺癌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之间,女性略多于男性,通常上睑是下睑两倍,左右眼无区别。发病缓慢病程长,有明显的浸润性,可侵犯结膜或眼眶,癌细胞可转移到耳前,颌下或腮腺淋巴结。本次实验采用的标本均经病理学确诊,其中男女比例1.86∶1,年龄33~80岁,多在60~69岁,上下睑比例为1.5∶1。病程平均33.9mo,其中<6mo 12例,≥6mo 48例。除男性所占比例较大外,均与国内作者有关睑板腺癌发病特点报道一致[2],因此本组患者及标本能很好反映睑板腺癌中nm23的分布、表达情况及睑板腺癌发病特点。目前睑板腺癌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对于放疗的作用,以往认为放疗无效。Yen等[3]认为放疗有效,剂量应>55Gy,对于一些小的肿瘤,可试用冷冻治疗。本组患者5例术后放疗,其中2例肿瘤转移后死亡, 3例至今未出现复发及转移。2例术后多次冷冻治疗,1例效果佳,1例肿瘤多次复发。考虑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建议对较局限、低恶性的睑板腺癌及有手术禁忌证或局部切除术后复发者,可以在术后酌情放疗或冷冻[3,4],改善睑板腺癌预后。

  3.2 nm23与睑板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本实验表明睑板腺癌复发与患者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病程、分化程度、转移、浸润均无相关。而Rao等[5]认为睑板腺癌侵犯上下睑、低分化、多中心起源、病程超过6mo、肿瘤直径>10mm、眼睑有派杰样病损表现、血管淋巴管及眶内有肿瘤侵犯者,肿瘤易复发。这与本研究结果不相一致。也有文献报道睑板腺癌预后与其分化程度负相关,中、低度分化的睑板腺癌预后较高分化睑板腺癌要差。本实验高分化组中,部分患者出现复发,而在中、低分化组中部分患者并未出现复发,统计学结果也未显示分化程度差异所致预后状况的不同,从而说明影响睑板腺癌复发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报道睑板腺癌的转移与肿瘤发生位置有关,因耳前淋巴结收纳上睑及眶周的淋巴回流[5] ,所以发生在上睑及眶周的睑板腺癌转移率较高,易转移至耳前、颌下及腮腺淋巴结。尽管本实验表明睑板腺癌转移与发病部位无显著关联,但从临床角度分析,睑板腺癌发病部位与转移两者可能存在一定内在关系。本实验随访结果:出现转移的肿瘤患者5a存活率为33.33%,这与其他相关研究中的结果一致(30%)[6]。本研究因随访人数较少,尚需加大随访量作进一步分析。

  3.3睑板腺癌nm23的表达及意义  目前发现人类nm23家族成员达到9个,肿瘤的转移抑制功能主要由 nm23H1体现。nm23H1基因定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17q21.3~22),长度为18kb,含有 5个外显子。编码蛋白的分子质量分别为18.5KDa和17KDa,主要位于细胞质。nm23家族的蛋白产物具有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 活性,NDPK通过乒乓机制将二磷酸核苷(NDP)转变成除ATP以外的三磷酸核苷(NTP),维持体内NDP和NTP平衡。NDPK主要参与微管的聚合/解聚及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nm23蛋白的改变,使微管聚合异常,引起减数分裂时纺锤体异常,导致癌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形成,促进肿瘤发展。NDPK第二个功能是在信号传导过程中使GDP还原为GTP,使G蛋白激活,推测 nm23基因以此方式调节G蛋白介导的信号传导反应,参与肿瘤进展转移[7]。近年研究表明nm23的转移抑制功能与组氨酸激酶(histidine kinases)活性也有关。

  图1  正常睑板腺组织(SP×400)(略)

  图2  睑板腺癌(低分化SP×400)(略)

  本实验表明:正常睑板腺及睑板腺癌细胞膜中均有nm23H1的表达,且肿瘤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国内学者通过原位杂交也发现肿瘤组 nm 23 mRNA表达明显强于正常组,中低分化者nm23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高于高分化者[8]。说明 nm 23 mRNA阳性表达与睑板腺癌的发生有关, nm 23 mRNA增高与睑板腺癌细胞分化不良正相关,这与nm23H1抑制肿瘤转移功能相矛盾。推测可能在不同类型肿瘤及肿瘤不同发展阶段,nm23H1作用不同,调控机制和表达水平上有所不同,在实验研究和临床所观察到的nm23H1表达与各种肿瘤发生、发展关系不尽相同。本实验同时表明:nm23H1的表达量同睑板腺癌发病年龄正相关;同病程长短、分化程度、转移率负相关。高nm23表达量可能预示肿瘤的低转移率,这与其他肿瘤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检测非小细胞肺癌和正常肺组织中 nm 23H1mRNA表达量,发现 nm 23H1mRNA表达下降抑制细胞的分化,加速淋巴结转移[9]。且nm23H1高表达与子宫内膜癌、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低淋巴结转移率有关[10,11]。因此nm23H1可能是预测睑板腺癌预后转移的指标,但尚需加大样本量作进一步分析。

  【参考文献】

  1孙为荣.眼科病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589593

  2戴京,孙宪丽,李彬,等.8673例眼附属器增生性病变及肿瘤组织的病理分析.中华眼科杂志 1999;35(4):258261

  3 Yen MT, Tse DT, Wu X, et al. Radiation therapy for local control of eyelid sebaceous cell carcinoma: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phthal Palast Reconstr Surg 2000;16(3):211215

  4 Pardo FS, Wang CC, Albert D, et al. Sebaceous carcinoma of the ocular adnexa: radiotherapeutic management.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1989;17(3):643647

  5 Rao NA, Hidayat AA, Mclean IE. Sebaceous carcinoma of the ocular adnexa :A clinicopathologic study of 104 cases, with fiveyear followup data. Hum Pathol 1982;13(2):113122

  6 Chen XF, Zhang HT, Qi QY, et al. Expression of Ecadherin and nm23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of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n China. Lung Cancer 2004;109(1):6570

  7 Spencer JM, Nossa R, Tse DT, et al. Sebaceous carcinoma of the eyelid treated with Mohs micrographic surgery. J Am Acad Dermatol 2001;44(6):10041009

  8宁宏,马萍,李海燕,等.睑板腺癌nm23基因mRNA和cmyc基因的表达.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01;30(4):311313

  9 ValenzuelaFlores G, MozasDavila D, RodriguezReyes AA, et al. Sebaceous gland carcinoma of the eyelids. Cir Cir 2006;74(6):509510

  10 Yalcinkaya U, Ozuysal S, Bilgin T, et al. Nm23 expression in nodepositive and nodenegative endometrial cancer.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06;95(1):3539

  11 Bakalian S, Marshall JC, Faingold D, et al. Expression of nm23H1 in uveal melanoma. Melanoma Res 2007;17(5):284290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睑板腺癌,nm23,免疫组织化学,组织病理学)的信息
      热门图文

    林志玲教你拯救"绝望黑

    养出“媚眼”的七种对

    彩虹萤光眼妆缔造闪亮

    明眸光彩由SPA"眼"义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保健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浙江眼科网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