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对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影响
1医学模式的变迁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 ,是人类抵御疾病和认知人的生命的实践中对医学的总的看法,即医学观。它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既表现了医学的基本特征,又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医学模式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结构和发展规律。
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起源于15世纪。生物医学模式是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它认为每一疾病都必然并且可以在器官、细胞或分子上找到可以测量的形态学或化学改变,都可以确定出生物的或现代的特定原因,都应该能够找到治疗的手段。但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已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亡、呼吸系疾病等,这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已不是单纯的生物病因,还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等,疾病的表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多果形式发展。
1977年,美国医学专家恩格尔( Engel)在综合健康医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我们又称现代医学模式。它以系统论的原则构筑了疾病、病人和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一个系统框架。其中,他把健康或疾病理解为从原子、分子、细胞、组织、组织系统到人(整体),以及由人、家庭、社区、人类组成概念化相联系的自然系统。他认为,健康反映的是系统内、系统间高水平的协调,恢复健康不是健康的以前状态,而是代表一种与病前不同的系统新的协调。
2医学模式对现代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影响
2. 1医疗行为趋向高科技而偏离人自身。几百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医学模式下的医学对人生命体的科学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医学自身越来越专业和高深,医疗技术也越来越复杂,知识密集程度前所未有。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下,医务人员越来越多地重视应用高科技的手段为患者提供服务,越来越少地给予患者人文关爱,并且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价值,甚至忽视问诊和检体的作用,大量的医患矛盾以及医疗事故和差错就源于此。
2. 2以医方为中心提供医疗服务。医务人员是医疗知识和技术的权威,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因此,客观上形成了患者寻求医生帮助的基础模式。所以,生物医学模式的特征决定了其医患关系的特征是医生主动、患者被动并服从。即体现父权主义(Patenalism)也称家长主义。家长主义有两个特点:一是一切行为都为了孩子的利益,二是父母不允许子女决定自己的事情,总是代替或包办子女的事情。此外,医务人员面对病人一般都有责无旁贷的心理特征,都想以自己的医疗决策来救治患者。
2. 3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疗行为尊重患者价值观。从古至今,尽管百姓对医生不乏“悬壶济世”、“再生父母”等许多溢美之词,但是医学父权主义还是在现代社会中暴露出了它的弊端。当经济发展、科学普及、教育提高等来临时,人们自我意识、自主人权在觉醒,都希望自己或多或少地能够参与对疾病的诊治。这与医学父权主义发生了碰撞,如果医生不真正懂得人的社会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及人的心理特征,一味以简单、生硬的家长作风行医,不仅患者和社会产生对立情绪,而且还不利于诊疗本身。所以,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更多地尊重患者的价值观念、个人选择,给予患者充分的知情同意权,用医患平等的观念来改造传统的家长式医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