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5~2006年,我院青光眼住院患者56例,术式为小梁切除术(44例),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MMC)(12例),术后因滤过过强、滤过道渗漏等原因,保守方法治疗5~7天无效,施行再手术。我们采用的方法为横向巩膜瓣加固术。手术患者适应证的选择参考张舒心等[1]的标准,即:(1)浅前房Ⅱa级(仅虹膜小环内有极浅前房)7~10天者。(2)浅前房Ⅱb级(仅瞳孔区内有极浅前房)6天者。(3)浅前房Ⅲ级(虹膜、晶状体全部与角膜相贴,前房完全消失)。凡满足上述一项且伴低眼压者均为再手术适应证。以上病例在前房成型术前均经过加压包扎、皮质类固醇、散瞳及高渗剂等治疗,效果不满意后方行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球周麻醉上直肌缝线,剪开以上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缝线,在一侧巩膜瓣靠近基底处再做一横行长条状2mm×5mm,1/3厚巩膜瓣,即所谓加固瓣。其远端为游离端,靠近巩膜瓣侧为基底,剪开原巩膜瓣缝线,将横向巩膜瓣反转覆盖在小梁和虹膜切除部位。游离端间断两针缝合于对侧巩膜缘上,再将原巩膜瓣覆盖缝合,缝合结膜瓣,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氟美松,术毕(见图1)。
图1 横向巩膜瓣加固术手术方法示意图(略)
1.3 术后处理 常规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止血剂、散瞳等治疗。根据前房形成情况、滤过泡弥散程度、眼压高低及术后反应酌情早期眼球按摩。
2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成功率:56例中50例经一次手术成功。6例经其他手术后前房形成。
50例眼术后第一天前房全部形成,有45眼于术后3天内前房深度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5眼术后浅前房持续1周后自然恢复。50眼术后2周内均可见到丘状结膜滤过泡,后逐渐变成平丘状。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为2.15kPa,C值0.26。术后6~24个月眼压无明显变化,平均2.23kPa。其中6眼分别于术后第5天和20天出现眼压增高,4例经自行按摩眼球后,2例拆除反转瓣近角膜缘缝线+眼球按摩,眼压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后未再复发。50例眼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反应轻。
3 讨论
文献报道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率为4.8%~70%[2~4]。临床分为高眼压性浅前房及正常或低眼压性浅前房。在浅前房的原因分析中滤过过畅占浅前房病例的30.77%,以往报道滤过过畅多因巩膜瓣制作不当,巩膜瘘口过大,瓣膜密闭差及滤过泡过大引起。Kolker也认为小梁切除术其切除面积1mm×1mm~1.5mm×3mm大小足以引流全部房水[5]。特别是小梁切除术+MMC中,MMC的使用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由于MMC为细胞周期的相对非特异性药物,影响整个细胞周期活动。因此,MMC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生,有效阻止滤过泡的纤维化。再加上巩膜瓣缝合不严密而致滤过过强;同时MMC对睫状体有毒性作用,使睫状上皮功能减退,房水分泌减少。横向巩膜瓣加固术是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的一种改良法。由于本法增加了横向巩膜瓣覆盖在小梁切除部位,修复了由于以上原因引起的滤过过强。
该手术具有以下优点:(1)横向巩膜瓣覆盖在小梁切除部位增加了密闭性,并起到一个安全阀门的作用,当眼压增高时将瓣膜顶起,阀门开放,增加房水外流,当眼压低时横瓣可堵住滤过道,阀门关闭,限制房水外流。(2)由于加固瓣是反转瓣,其光滑的巩膜表面覆盖在小梁切除部位,减少了巩膜滤过道粘连阻塞的机会,如巩膜瓣根部离断,也可用横向巩膜瓣代替。(3)此术式比较简单,操作安全,效果肯定。虽可因二重瓣膜导致一过性眼压增高,但经过相应处理均能达到理想范围,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舒心,刘磊.青光眼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2-138,197-199.
2 赵丽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分析及处理.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187.
3 李林新.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及防治.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699.
4 赵丽华.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1,23:698.
5 Kolker AE,Hetherington J.Beckershaffers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the Glaucomas,5th ed.Louis:Moshy,1983,451-4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