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0例翼状胬肉、10例正常结膜中iNOS的表达。结果 20例翼状胬肉中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80 %(16/20),正常结膜中iNOS的阳性表达率为0(0/10)。iNOS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1。结论 iNOS在翼状胬肉中的高表达,提示iNOS可促进血管形成,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抑制iNOS可望成为治疗翼状胬肉,减少术后复发的新思路。
【关键词】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翼状胬肉;血管形成;免疫组织化学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增高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1]。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翼状胬肉是一组织增生性疾病,以新生的纤维血管组织自球结膜生长侵入角膜为其特点。有细胞异常增殖和凋亡,与肿瘤有相似之处。它的形成、发展和术后复发需要新生血管化参与。翼状胬肉组织中是否存在NOS的高表达,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翼状胬肉中iNOS的表达水平,探讨iNOS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4—2005年门诊及住院的20例翼状胬肉患者的手术标本。静止期5例,进行期12例,复发性3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7~65岁,病程11个月~9年;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10例正常结膜组织,年龄35~62岁,所有病例均无其他角膜、结膜疾患。标本经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
1.2 方法
标本经固定后,常规脱水石蜡包埋,作3 μm 连续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切片脱蜡至水化,3%过氧化氢孵育10 min ,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蒸馏水冲洗,PBS浸泡3×2 min,微波炉抗原修复(95~98 ℃),自然冷却至室温,加入1:100 NOS单克隆抗体,37 ℃ 孵育30 min,或4 ℃ 过夜,用普通小鼠IgG及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及空白对照,PBS冲洗3×2 min,滴加增强剂(A),37 ℃ 孵育30 min,PBS 冲洗3×2 min,滴加生物素聚合物(B),37 ℃ 孵育30 min,PBS 冲洗3×2 min。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观察照相。
1.3 染色结果判断 阳性细胞为呈棕黄色颗粒的阳性反应产物。 每张切片在高倍显微镜下(200倍)随机选择5个视野, 计算每个视野阳性细胞率, 取平均值作为该标本的阳性细胞率。NOS表达结果分为阴性(-):无阳性细胞;弱阳性(+):阳性细胞率<50%;强阳性(++):切片中阳性细胞率>50%。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应用χ2检验。所有数据在SPSS11.0统计软件上进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iNOS主要表达于翼状胬肉组织细胞的细胞浆和细胞膜内,少数表达于细胞核,iNOS表达阳性的细胞分布无明显规律,但静止期、进行期和复发性翼状胬肉的阳性细胞分布不同,静止期阳性细胞仅定位于上皮基底部,且呈散在分布,进行期阳性细胞增多,且向表层发展,复发性翼状胬肉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定位于上皮全层,染色最深。iNOS在翼状胬肉的阳性表达率为80%(16/20)。iNOS在正常结膜细胞内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0(0/10)。iNOS在翼状胬肉及正常结膜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详见表1。表1 iNOS在翼状胬肉及正常结膜的表达情况(略)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