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FBG、2 hPG及HbAlc变化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FBG、2 h PG、HbAlc变化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由表1可见,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FBG、2 hPG及HbAlc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由表2可见,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3 讨论 DR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多元醇代谢异常、蛋白质非酶糖基化、自由基作用、细胞因子及视网膜微血管系统的损害等多种因素有关。微血管功能改变,可造成微血管闭塞及微血管渗漏,导致眼底出血等,其原因与代谢障碍及血管壁的损害、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增强、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引起DR的多方面因素中,根本的原因是机体糖代谢紊乱与微循环障碍[3]。 血瘀证是中医临床的一个证候,包括由于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阻于经脉及脏腑而致的一系列症状。中医学认为,血瘀证的形成,或为气滞而致血行受阻,或是气虚而致血行迟缓,或为津亏血瘀不畅,或热蕴血枯致瘀,或因外伤,或因久病入络所致,总与血液流动的异常有关。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但发病日久,多耗气伤阴,久病入络,致气阴两虚,气血不和,脉络瘀阻,从而变证百出。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单纯型DR主要是由于消渴日久,气虚血行无力,瘀血内停,阻滞眼络,以及瘀阻眼络,血不循经,渗漏于络外,留着视衣所致。故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方选加味补阳还五汤。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当归尾、川芎、赤芍药行气活血和营;桃仁、地龙化瘀通络;蒲黄、三七、牛膝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行气、祛瘀通络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补阳还五汤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抗血栓等作用[4];蒲黄具有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5];三七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降低血黏度[6];牛膝与活血化瘀药合用能协同增强其活血之功[7]。临床实践证明,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有效地降低单纯型DR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改善高凝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提示加味补阳还五汤对防治单纯型DR,延缓其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
[2] 张承芬,张惠蓉.糖尿病的眼部并发症及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
[3] 陈雨,朱晓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6,6(2):433-435
[4] 肖洪彬,刘立萍,李然.补阳还五汤现代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J].中医药信息,2005,22(6):52-54
[5] 冯源,高海燕,魏爽,等.蒲黄在眼底出血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现状[J].甘肃中医,2006,19(2):14-16
[6] 李建国.浅谈三七的药理作用[J].河北中医,1996,18(1):31-32
[7] 张振凌,陈红.怀牛膝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72):12002-12004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