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准分子激光LASIK和PRK治疗兔实验性远视的比较

http://www.cnophol.com 2009-9-27 9:57:18 中华眼科在线

    2结果

    2.1裂隙灯观察 PRK组兔子的角膜上皮均在术后3d愈合,术后14d角膜不同程度的Haze,术后60d时达到高峰,随后开始消退,于术后180d均完全消失。LASIK组术后3d角膜瓣透明或少许水肿,对位良好,无角膜上皮层间植人,3眼有点状的上皮缺损,均在术后30d时完全消失,未出现Haze。

    2.2光镜检查 PRK组术后3d切削区的角膜已有上皮覆盖,仅有1~2层,术后30d左右,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可达7~8层,术后90d角膜上皮恢复至正常形态。LASIK组术后14d开始,角膜瓣缘处角膜上皮增厚,瓣下的基质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可见多形性的角膜上皮细胞,术后90d角膜上皮细胞形态恢复正常。两组均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

    2.3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 PRK组角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结构扩大、模糊、嵴丢失,近基底部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部分呈空泡改变,内质网扩张。细胞间桥粒不清楚,前界层纤维排列紊乱,中界层胶原纤维排列均规则,术后90d纤维排列整齐,上皮细胞基底膜形成,细胞器的改变于术后180d恢复;LASIK组角膜上皮细胞内线粒体结构扩大,细胞间桥粒结构清楚,内质网扩张,切削区纤维排列紊乱,术后90d纤维排列整齐,术后180d细胞器结构恢复正常形态。

    2.4 角膜地形图分析 所有眼的角膜中央区和旁中央区屈折力呈现减弱的改变(表1),表中的数据经SPSS10.0软件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术眼术后的屈折力与术前相比,在不同随访时间是有差别的(P <0.05),并且发现各组术后3d和术后30d的屈折力差异有显著性(P <0.05),说明在此期间各组的角膜屈折力出现了回退,而术后30d和术后180d的屈折力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说明此段时间角膜屈折力已经趋于稳定。此外,表中数据显示,+5.00D组中PRK组与LASIK组在术后各个时间段中角膜屈折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而在+8.00D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

    3讨论

    近几年,PRK手术应用于远视的治疗已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由于PRK手术方式的局限性,只能适用于中低度远视的治疗,对于高度远视由于上皮细胞的生长及角膜本身的力学特性的回退,使手术的效果、可预测性均不理想,从而限制了准分子激光在远视治疗方面的应用。LASIK手术具有由于不破坏角膜的生理结构故角膜修复快、屈光回退少、术后的并发症少、刺激症状轻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7]。已有LASIK治疗远视的报道[6,7],在此我们对于LASIK手术应用于远视治疗进行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并对PRK与LASIK两种手术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1)PRK与LASIK手术后的裂隙灯检查:裂隙灯下,PRK组兔角膜的主要表现有少量的Haze, LASIK组兔角膜的表现有少许的上皮细胞缺损,均未作特殊的处理而自行恢复,30d以后角膜上皮完整,角膜透明,所有眼光学区未出现角膜雾状混浊。(2)组织病理学改变:PRK与LASIK手术后的光镜及透射电镜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基本相同,由于LASIK手术保留了角膜上皮和前弹力层,使上皮和角膜细胞之间的细胞因子传递仍呈正常状态,从而减少了Ⅲ型胶原的合成,因此,LASIK和PRK相比表现出更轻微的术后愈合反应。手术后均出现细胞的线粒体结构扩大、模糊、嵴丢失,内质网扩大。角膜缘有上皮增生和切削面的周边区纤维排列紊乱和中断,术后组织的修复过程一致,90d组织形态结构恢复正常,180d细胞超微结构恢复正常。PRK与LASIK手术后均表现出一个损伤修复的过程,在术后半年左右角膜的结构可恢复正常的形态,角膜的生理及光学特性均恢复正常,说明准分子激光应用于远视的治疗是安全的。(3)角膜地形图改变:PRK与LASIK术前与术后的角膜曲率差异有显著性,表明两术式均能有效的改变角膜屈折力,以LASIK 组右眼和左眼术后180d的角膜中央曲率变化为(+4.58?.67)D和(+8.59±0.83)D,PRK组右眼和左眼术后180d的角膜中央曲率变化为(+4.56±0.80)D和(+7.33±0.98)D,虽然两组术后3~30d均出现回退现象(P <0.05),但术后180d时已基本稳定(P >0.05)。 LASIK组与PRK组比较,在+5.00D的范围内术后各个时间段角膜屈折力的差异无显著性(P >0.05),在+8.00D范围内差异有显著性(P <0.05)。高度数范围内LASIK组的屈光回退小于PRK组。两组数据显示PRK在高度远视组的屈光回退大于1.00D,而LASIK组的屈光回退均在1.00D范围内,因此体现了LASIK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LASIK在高度远视治疗中效果及可预测性优于PRK。

    【参考文献】

    1杜之渝,郭红,郑晴,张大勇,陈曜,尹宏民,马英.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瓣下上皮细胞植入伴瓣融解免疫组化及临床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1;37:84-86

    2 Goker S, Er H, Kahvecioglu C.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to correct hyperopia from +4.25 to +8.00 diopters. J Refract Surg ,1998;14(1):26-30

    3 Varley GA, Huang D, Rapuano CJ,Schallhorn S, Boxer Wachler BS, Sugar A. LASIK for hyperopia, hyperopic astigmatism,and mixed astigmatism:a report by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Ophthalmology ,2004;111(8):1604-1617

    4 Kymionis GD, Aslanides IM, Khoury AN, Markomanolakis MM, Naoumidi T, Pallikaris G.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for residual hyperopic astigmatism after conductive keratoplasty. J Refract Surg ,2004;20(3):276-278

    5罗航乐,汤明芳,张柳,钟彦彦.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丝状角膜炎的临床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358-1360

    6陈蔚,王勤美,瞿佳,余野.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实验研究.眼视光学杂志,1999,l:29-33

    7陈跃国,朱秀安,刘卫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中高度远视的疗效观察.中华眼科杂志,1999,35:456-458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远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病理学检查)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阻击生命中第一条皱纹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