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

http://www.cnophol.com 2009-10-16 9:44:29 中华眼科在线

    作者:韩东海,冯本国,韩亚蕾

    在动物学分类中,吸虫、绦虫分别隶属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和绦虫纲。成虫、幼虫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肠道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吸虫病和绦虫病,其极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寄生虫病。由于临床该类疾病较少见,以至于影响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笔者依据相关的文献资料,将能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归纳如下,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  吸虫类

    吸虫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的种类约10 000~15 000种[1]。我国至1979年国内已发现的吸虫已超过102科、430属,共有1000多种[1]。吸虫类为专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动物,成虫多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肠道,引起相应吸虫病;幼虫多寄生于动物和人的组织器官中,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部吸虫病。能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已有记载的有如下几种。

    1.1  卫氏并殖吸虫  该虫属于并殖科,全世界25个国家和地区已报道的有39种,其中我国已报道的为23种[2]。根据现有的文献报道显示,对人类致病的有10种左右,我国至少有6种,能侵入人眼内的主要为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狸殖吸虫2种。

    1.1.1  流行情况  卫氏并殖吸虫主要分布于亚洲各国。我国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有该虫存在,其中有人体病例报道的为14个省区。个别地区流行较为严重,如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夹皮沟,1973年以前人的感染率高达21%。

    1.1.2  重要宿主  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种类繁多,重要的有虎、豹、狼、犬等数十种。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国内已证实的有川卷螺和黑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蟹类,如溪蟹、华西蟹、石蟹、蝲蛄等20余种。

    1.1.3  侵入眼的阶段  童虫、成虫阶段。

    1.1.4  侵入眼的途径  童虫、成虫贯穿组织的能力很强,且具有在体内窜扰、游走的习性,故侵入眼和各组织器官途径多样,而没有固定的路径。

    1.1.5  病原形态  (1)成虫:腹面为椭圆形,扁平,背面隆起,似半粒花生米。活体呈红褐色,半透明,死后呈铅灰色。体长7.5~12 mm,宽4~6 mm,厚3.5~5.0 mm,具有口吸盘、腹吸盘各一个。雌雄同体。(2)童虫:形如成虫,体小,生殖器官隐约可辨,但未发育成熟。

    1.1.6  对眼的损害  虫在体内窜扰,除侵袭肺脏以外,还常侵入肝脏、脑室、脊髓、眼、淋巴结、睾丸、心包及肌肉等处。虫体的刺激、代谢产物的作用,造成相应部位的组织损伤和免疫病理反应,引起各种类型的卫氏肺吸虫病。有关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报道并不少见,如浙江省肺吸虫病治疗研究技术委员会《200例肺吸虫病症状和检验的分析》一文中,其中60例(占33.3%)有眼部病变。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临床症状常见的有视力减退、偏盲、视野缩小、复视等;眼底有病变者,则有视神经乳头炎、视神经萎缩、球后神经炎等;还有的病人有眼外肌麻痹、上下眼睑下垂、水肿等症状。

    1.1.7  诊断方法  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诊断较为困难,故应采取综合性方法诊断:(1)临床诊断:了解患者的居住地,询问有无吃淡水蟹、蝲蛄史,也可根据患者有无其他部位的卫氏并殖吸虫病以及眼部的临床症状等,做出初步诊断。(2)实验诊断:可从患者粪便、痰液中查出虫卵或从皮下组织中检出童虫,间接推测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可能性;也可采用B超、CT、X线等医学影像技术或用眼底镜、裂隙灯等检查诊断。(3)免疫学诊断:较常用的为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作为辅助诊断。

    1.1.8  防治原则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预防本病的相关知识(如不随地吐痰、不饮生水、不生食溪蟹、蝲蛄等),避免感染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眼卫氏并殖吸虫病的治疗,首选方法应为手术,而其他类型的卫氏并殖吸虫病,可视病情采取药物或手术治疗。首选杀虫药物为吡喹酮,该药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的特点

    1.2  斯氏狸殖吸虫(斯氏肺吸虫)

    1.2.1  流行情况  斯氏狸殖吸虫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山西、陕西、广西、云南等14个省区,是我国独有的虫种。

    1.2.2  重要宿主  终宿主:果子狸、猫、犬、豹猫等哺乳类动物。人非该虫的正常宿主,侵入人体后多不能发育为成虫。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有泥泞钉螺、中华小豆螺、绵竹小螺等;第二中间宿主为多种淡水蟹类,常见的有锯齿华溪蟹、陕西华溪蟹、河南华溪蟹等。转续宿主为蛙、鸟、鸭、鼠等多种动物。

    1.2.3  侵入眼的阶段  主要为童虫。

    1.2.4  侵入眼的途径  可由肺脏经胸颈动脉进入眼动脉到达眼部,也可能自颅底骨外向前,经翼腭凹从眶下裂进入眼眶。

    1.2.5  病原形态  成虫:虫体背腹扁平,窄长,前宽后窄,两端较尖。最宽处在体前1/3处或更前,大小为11.0~18.5 mm×3.5~6.0 mm,具有口吸盘、腹吸盘各一个,雌雄同体。童虫:形如成虫,体小,但已具成虫的雏形。

    1.2.6  对眼的损害  该虫的致病机制、对人体的危害等,与卫氏并殖吸虫基本相同。但其所形成的幼虫移行症,较卫氏并殖吸虫的反应更为强烈、危害更大些。童虫多侵入肝脏和肺脏,侵入眼内的几率相对较小,如湖北宜昌中心医院宋朝政等(2000)收治的332例小儿斯氏狸殖吸虫病例中,仅有3.0%的为眼型。在报道的眼斯氏狸殖吸虫病例中,约50%是寄生于眼眶,也可寄生在结膜下、眼睑等部位。当寄生在眼睑时,形成结节状囊肿,有压痛、红肿等表现;若寄生于眼眶时,主要引起患侧眼球突出。

    1.2.7  诊断方法  除不能由人粪、痰液中查虫卵确诊外,其他诊断方法基本同卫氏并殖吸虫。

    1.2.8  防治原则  基本同卫氏并殖吸虫。

    1.3  肝片形吸虫  肝片形吸虫隶属片形科、片形亚科、片形属,现已报道的有9种,以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为重要,现仅介绍肝片形吸虫。该虫主要寄生于哺乳类动物肝脏,偶尔感染人,引起动物和人的肝片形吸虫病。

    1.3.1  流行情况  该虫在我国的流行广泛,北自黑龙江,南至福建;东起江苏,西至甘肃、青海和新疆、西藏均有分布,以动物的感染为主。我国人体感染报道有15个省市自治区,多为散在发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估计,全国感染人数约有12万人左右[3]。

    1.3.2  重要宿主  终宿主:人。保虫宿主:黄牛、马、羊、犬等几十种动物,其中以牛、羊的感染最常见。中间宿主:主要为椎实螺科的淡水螺,已报道的有7属37种,我国已证实的有8种。媒介植物:最常见的是水生植物,如野生莴苣、菱角、荸荠等。据调查,约有13%的囊蚴漂浮于水中,故饮用含囊蚴的生水也可造成感染。

    1.3.3  侵入眼的阶段  童虫、成虫。

    1.3.4  侵入眼的途径  人误食囊蚴在肠内脱囊成为童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其中大部分侵入肝脏,少数侵入眼、皮下组织、肺、支气管、腹膜、脑等组织器官,引起肝脏、眼和其他部位幼虫移行症。

    1.3.5  病原形态  成虫:雌雄异体。虫体背腹扁平,形似叶片,前端具头椎,头椎后部最为宽阔,状如两肩;虫体长20~40 mm,宽8~13 mm;活时淡红色,死后灰白色。虫体具有口吸盘、腹吸盘各一个。童虫:虫体外形类似成虫,仅虫体小、生殖器官尚未发育成熟。

    1.3.6  对眼的损害  虫体侵入眼内,引起人的眼肝片形吸虫病。其临床症状体征等,也类似卫氏并殖吸虫,此处不赘述。

    1.3.7  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询问患者的居住地、职业、有无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患者有无其他部位的片形吸虫病,以及眼部的临床症状等,都有助于本病的诊断。(2)实验诊断:可根据虫体侵入部位的不同,采用医学影像技术、CT检查、B超检查诊断或以外科手术从眼部组织中检出虫体确诊。(3)免疫学诊断:方法较多,与其他吸虫有交叉反应,可用于筛选和初步诊断。

    1.3.8  防治原则  (1)预防:开展宣传教育,了解预防本病的有关知识,避免感染。(2)治疗:对于侵入眼眶及眼周围组织的虫体,可实施手术摘出虫体治疗,而对于寄生于其他组织器官的虫体,可采用药物治疗。常用药物为吡喹酮、硫氯酚、三氯苯达唑等。

    1.4  涉禽嗜眼吸虫(鸡嗜眼吸虫)  该虫隶属嗜眼科、嗜眼亚科、嗜眼属。我国现已发现3个亚科、5个属,至少有24个种,其中以嗜眼属的种类最为重要。该属吸虫主要寄生于家禽,偶寄生于哺乳类动物及人眼窝中,引起动物及人的嗜眼吸虫病。现仅介绍涉禽嗜眼吸虫。

    1.4.1  流行情况  涉禽嗜眼吸虫分布于东南亚、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苏、广东、台湾等地。本病主要在家禽中流行,如厦门市郊的鸭子2/3受感染,高者达87.5%,福州某地鹅的感染率为达51.9%~58.1%。晋江鸡也有2/3感染此病。鸭眼中的含虫数在1~21条。人的感染目前仅有散在的病例报道。

    1.4.2  重要宿主  终宿主:鸡、鸭、鹅等;中间宿主:瘤拟黑螺;传播媒介:尾蚴对附着物的选择不严格,可在螺类、贝类、虾、蟹、浮游动物及水生植物的表面附着形成囊蚴,家禽因食入上述食物而感染。

    1.4.3  侵入眼的阶段  囊蚴、后尾蚴。

    1.4.4  侵入眼的途径  侵入人眼的途径尚不清楚,可能与侵入动物眼的途径类似,即进入口腔内的后尾蚴,经上颚裂缝或鼻腔侵入眼部。此外,实验接种囊蚴或后尾蚴于鸡眼中,均获得感染成功。

    1.4.5  病原形态  虫体窄长的扁形桶状,前端稍尖,后部较宽大,体长2.15~6.4 mm,体宽0.5~0.7 mm,体表光滑无棘。口吸盘位于虫体顶端,腹吸盘位于虫体的前1/3~1/4交界处。

    1.4.6  对眼的损害  虫体侵入禽类的眼内所引起的症状较为严重,可出现眼结膜充血、组织液渗出、角膜和瞬膜充血,眼睛红肿,严重时化脓或溃疡、眼睑肿大或紧闭,严重者失明不能寻食。人的感染较少,仅在少数国家和地区有报道,其临床症状也较轻,患者的主要表现为现沙眼样的症状。我国目前尚缺乏人感染的报道,但根据禽类重度流行区的情况推测,人群中可能有一定数量感染,应予以高度关注。

    1.4.7  诊断方法  有关人的涉禽嗜眼吸虫病诊断,暂无具体方法。而对禽类涉禽嗜眼吸虫病可根据临床表现、有无眼部充血、化脓、溃疡等症状诊断;也可从活禽或死禽眼中检出虫体确诊。

    1.4.8  防治原则  (1)预防:在禽类饲养区,将饲喂家禽用的饲料如浮萍、贝类等,可通过烫杀其中的囊蚴后再用,以防禽类的感染。(2)治疗:对于家禽的治疗,多使用酒精滴眼治疗法,即将95%的酒精直接滴入眼内,虫体吸盘失去附着能力或被固定而死亡,虫体立即随泪水流出眼外,少数寄生眼深部组织的虫体,须经再次重复滴眼驱除。人的涉禽嗜眼吸虫病治疗,暂无报道。

    2  绦虫类

    绦虫种类繁多,山口佐中(Yamagti,1959)将绦虫纲分为两个亚纲,13个目。在人体寄生的仅有假叶目和圆叶目,约30余种,其中重要的有7个科,11个属,约近20种。绦虫成虫多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肠道,幼虫多寄生于人和动物的组织器官内,其中极少数种类的幼虫可侵入人眼内寄生,引起相应的眼绦虫病。能侵入我国人眼的绦虫已有记载的有如下几种。

    2.1  链状带绦虫囊尾蚴(猪囊尾蚴、猪囊虫)  该虫为链状带绦虫的幼虫。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引起链状带绦虫病。幼虫正常寄生猪的组织器官,也可侵入人眼及其他组织器官中寄生,引起猪和人的链状带绦虫囊尾蚴病(猪囊尾蚴病、猪囊虫病)。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分为皮肌型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和脑囊尾蚴病几种类型。

    2.1.1  流行情况  绦虫病、囊虫病的传播有相互关联性,故在流行病学上,两种病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均有报道,个别省、区呈局限的地方性流行。凡链状带绦虫病发病率高的地区,猪和人的囊尾蚴病感染率也相应增高。猪囊尾蚴病的感染率各地报道不一,综合调查资料显示我国人体囊虫病的发病率约在0.14%~0.32%,估计全国感染者约300万人[3]。

    2.1.2  重要宿主  终宿主:人。中间宿主:正常为猪、野猪等,人偶然感染。人既可作为其终宿主,又可为其中间宿主。

[1] [2] 下一页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人眼,吸虫,绦虫,诊治)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季 阻击眼部干纹蔓延

    解决眼部问题 爱上清秋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