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侵入我国人眼的吸虫、绦虫及其诊治

http://www.cnophol.com 2009-10-16 9:44:29 中华眼科在线

    2.1.3  侵入眼的阶段  囊尾蚴。

    2.1.4  侵入眼的途径  链状带绦虫的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约经9~10周发育成为囊尾蚴。

    2.1.5  病原形态  猪囊尾蚴为椭圆形、乳白色半透明的囊状物,囊内充满囊液。成熟的虫体大小8~10 mm×5 mm,形似石榴籽状。囊内含有一个头节,结构同成虫。

    2.1.6  对眼的损害  我国眼囊尾蚴病的发病率占囊尾蚴病总数的2%以下。猪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大多数寄生在眼球深部,如玻璃体内(占眼囊虫病的50%~60%)、视网膜下(占28%~45%),此外,还可寄生在结膜下、眼前房、眼眶内、眼睑及眼肌等处。虫体的机械性刺激、虫体长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作用以及由其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等,均可对眼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如眶内囊尾蚴病,主要表现为复视、眼球突出、球后胀痛、眼睑红肿球结膜充血、水肿等。虫体在存活期间对眼的损害较轻,但虫体死亡后常引起强烈的病理反应,可导致巩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的炎症,严重时引起玻璃体混浊、化脓性全眼球炎、视网膜剥离等,或并发白内障、青光眼、眼球萎缩而至失明。

    2.1.7  诊断方法  眼囊虫病为较常见寄生虫病之一,诊断方法较多。可根据虫体寄生的位置、寄生时间的长短、是否钙化等,而采用不同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诊断(眼部的临床表现、有无其他部位的囊尾蚴病)、病原学检查(组织活检、眼底镜检查)、免疫学检查、医学影像学检查(X线、CT、B超)等进行综合性诊断。

    2.1.8  防治原则  (1)预防:普及预防本病的相关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误食虫卵而感染。当感染猪肉绦虫后,要尽快驱除成虫,防止造成体内、体外自身感染。(2)眼囊虫病:应首选手术治疗。对患眼囊虫病、同时伴有其他部位囊虫病的患者,应先手术取出眼内的虫体后,再服药治疗其他部位的囊虫病。否则,虫体死亡后易于周围组织粘连,手术时不易剥离而增加手术的难度或虫体死亡的裂解产物引起强烈的组织反应对眼造成更大的伤害;取虫的方法应视虫体所在的位置不同而异,如对于玻璃体的虫体,可采用切割术合并吸虫术;切口的位置尽量接近虫体;为防止视网膜剥离,切口附近的巩膜应施以电烙等。其他部位的囊虫病,多用药物治疗。

    2.2  细粒棘球蚴(囊性棘球蚴、包虫)  为细粒棘绦虫的幼虫。细粒棘绦虫隶属带科、棘球亚科、棘球属。该属虫种的形态变异较大,过去报道了16个种和13个亚种,但目前较为公认的有4个种。我国仅有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2种,现仅介绍细粒棘球绦虫。

    成虫寄生于狼、狗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引起动物的细粒棘球绦虫病;幼虫正常寄生在食草类动物的组织器官,也可侵入人眼和组织器官中寄生,引起动物和人的细粒棘球蚴病。

    2.2.1  流行情况  该虫呈世界性分布,多见于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宁夏、西藏和内蒙等地;其次是山西、陕西、河北和四川西部,其他地区均有散在发生的病例,迄今为止全国已有2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的存在。据各地的普查资料显示,棘球蚴病在绵羊中的感染率在3.3%~90%。人群中的感染率为0.64%~4.5%。人群中最易感染者为少年儿童,如新疆15289例中,15岁以下儿童占32.1%。

    2.2.2  重要宿主  终宿主:狗、狼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羊、牛、骆驼等食草类动物及人。

    2.2.3  侵入眼的阶段  棘球蚴。

    2.2.4  侵入眼的途径  细粒棘球绦虫的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内发育为棘球蚴。

    2.2.5  病原形态  棘球蚴为类球形囊状体,大小因寄生的时间长短、宿主的不同、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异,直径可由不足1 mm至数十厘米不等。囊体表面光滑,乳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整个虫体由囊壁、囊液和由胚层向内生长的有形成分等组成。

    2.2.6  对眼的损害  由于棘球蚴的生长极其缓慢,许多患者幼年时感染,成年后发病,潜伏期在1~30年不等。棘球蚴几乎可侵入人体的任何组织器官内寄生,引起各种类型的棘球蚴病。其中以肝包虫病、肺包虫病的发病率最高,两者占发病总人数的90%以上,而眼及其他部位的棘球蚴病较为少见。在眼部寄生的棘球蚴主要寄生于眼眶,也可寄生于眼睑、结膜、玻璃体、眼前房等处。虫体长大产生的占位性病变、局部压迫以及代谢物作用,引起眼的器质性、功能性损伤。当虫体长到一定大时,能充满整个眼眶,导致眼球突出、偏位、眼睛变形、复视、胀痛等,其症状似肿瘤。严重时导致眼球突出而继发暴露性角膜炎、角膜溃疡、穿孔,当压迫视神经可产生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失明等。

    2.2.7  诊断方法  眼棘球蚴病可根据病情采用综合性措施诊断:(1)临床诊断:包括当地的流行病情况、患者的籍贯、职业、有无其他部位的棘球蚴病,眼部的临床症状等,进行初步诊断。(2)实验诊断:包括医学影像学检查(X线、CT、B超、磁共振影像等)、免疫学检查、病原学检查(裂隙灯、检眼镜)等。几种实验诊断技术均有一定的可靠性,相关的教科书中也都有详实的介绍,若几种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2.2.8  防治原则  (1)普及宣传预防本病的相关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误食虫卵而感染。犬在流行病学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故定期对家犬和牧羊犬检查治疗,防止排出虫卵散播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常用驱虫药物有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同时,应避免将有棘球蚴的食草类动物内脏喂犬和抛弃野外,防止食肉类动物感染成虫,造成两类动物之间相互传播感染。(2)眼棘球蚴病应首选手术治疗。其他类型的棘球蚴病可根据寄生部位、虫体的大小等不同,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2.3  多头蚴  为多头绦虫属种类的幼虫。多头绦虫隶属多头属。该属种类很多,且在种的分类上不太明确,其中绝大多数寄生于动物,能寄生于人体的有4种,以多头绦虫最为重要。该属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狼、狗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引起动物的多头绦虫病;幼虫-多头蚴,正常寄生在食草类动物的组织器官,偶可侵入人脑部、眼和皮下组织中寄生,引起动物和人多头蚴病。

    2.3.1  流行情况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主要在羊和犬两类动物中流行。人的感染极少,全世界共记录50余例,主要分布在非洲、欧洲和美洲。我国仅发现有动物感染,主要分布在山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宁夏、青海等地,尚未见人感染的报道。在流行区羊的多头蚴病很多,虫体主要侵害羊的中枢神经系统,病羊的突出表现是原地打转,俗称“转头风”。既有动物的感染,估计也应有人的感染,尚未发现而已,应予注意。

    2.3.2  重要宿主  终宿主:主要为犬、狼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为山羊、绵羊等食草类动物,人可作为其中间宿主。

    2.3.3  侵入眼的阶段  多头蚴。

    2.3.4  侵入眼的途径  虫卵被人误食后,卵内六钩蚴在肠内孵出,侵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眼内及其他组织器官内,经2~3个月发育为多头蚴。

    2.3.5  病原形态  多头蚴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可随寄生部位而异,一般直径为3.5 cm左右,外层为囊壁,为较厚半透明的膜状结构,膜内的生发层向内长出许多头节,可多达数百个。囊内充满囊液。

    2.3.6  对眼的损害  从Templeton(1968)总结50例多头蚴病人的资料分析看出:多头蚴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其次是眼和皮下组织。多头蚴寄生于眼内,引起眼多头病。虫体多寄生于眼结膜下,或黏附于巩膜、玻璃体等处。由于虫体长大产生的占位性病变、压迫作用和由其直接刺激作用,可使局部纤维化、免疫病理反应等,患者可随病情的发展,出现眼部肿胀、疼痛、视力减退等。

    2.3.7  诊断方法  目前尚未有理想的诊断方法。可采用手术摘出虫体后,通过病原学检查确诊,有学者曾试用免疫学方法诊断,效果尚不能肯定。

    2.3.8  防治原则  类似细粒棘绦虫病。

    2.4  曼氏裂头蚴  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曼氏迭宫绦虫隶属绦虫纲、假叶目、裂头科、迭宫属。该属已发现10余种,我国有4种,以曼氏迭宫绦虫最重要。成虫正常寄生于猫、狗等食肉类动物的小肠内,偶可寄生于人的小肠,引起动物及人的曼氏迭宫绦虫病。幼虫(曼氏裂头蚴),正常寄生于蛙类、蛇类、鸟类等动物,偶寄生于人眼及组织器官中,引起人的曼氏裂头蚴病。

    2.4.1  流行情况  我国曼氏迭宫绦虫病的流行广泛,主要在猫、狗等动物间传播,据林金祥等(1986)在福建的10县市调查,猫、狗的感染率分别为69.0%和77.7%。成虫感染人的病例并不多见,仅广东、上海、江西、四川、福建等有病例报道。我国人体裂头蚴病分布较为普遍,现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有病例报道,感染者年龄为0~62岁,以10~30岁感染率最高[1]。

    2.4.2  宿主  终宿主:猫、狗等食肉类动物。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主要是蛙类;转续宿主:蛇、鸟类和猪等脊椎动物。人可作为该虫的终宿主、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

    2.4.3  侵入眼的阶段  裂头蚴。

    2.4.4  侵入眼的途径  裂头蚴侵入人眼内的途径有三条:(1)局部敷贴生蛙肉感染:为主要感染方式。我国某些地区民间传说蛙肉具有清凉解毒作用,故常用蛙肉敷贴疮疖、伤口,包括眼、口颊、外阴等。蛙肉中的裂头蚴即可经皮肤黏膜侵入人体。(2)误食生或未煮熟的肉类感染:民间有生食蛙肉治疗疮疖和疼痛的习俗,或误食未煮熟的蛇、鸡、猪肉类后,裂头蚴穿过肠壁进入腹腔,然后移行到眼及其他部位而感染;(3)剑水蚤直接侵入体内感染:据报道当人在湖、塘内游泳时,原尾蚴可直接经皮肤侵入眼结膜而感染。

    2.4.5  病原形态  裂头蚴背腹扁平,带状,体有皱褶但不分节。大小约300 mm×0.7 mm,乳白色。头端膨大,中央有明显的凹陷,与成虫的头节略相似。虫体活时伸缩力很强。

    2.4.6  对眼的损害  裂头蚴可侵入人的各组织器官中寄生,引起各种类型的曼氏裂头蚴病。裂头蚴常见侵入部位依次是:眼部、四肢及躯体皮下、口腔颊面部和内脏。其中眼曼氏裂头蚴病最为常见,可占总病例数的45.6%,多因蛙肉敷贴眼部所致。虫体常侵害单侧眼睑或眼球,由于虫体的刺激作用以及由其引起的免疫病理反应,可表现为眼睑红肿,眼睑下垂、结膜充血、畏光、流泪、疼痛、奇痒或有爬动感;随着病程的进展,在眼睑和结膜下可出现移动性、硬度不等的肿块或条索状物,直径约1 cm,可形成脓肿,破溃后虫体自动逸出而自愈。若寄生于眼球,可引起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角膜溃疡、穿孔、虹膜睫状体炎、玻璃体浑浊,甚至并发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而失明。眼裂头蚴病常被误诊成麦粒肿、急性葡萄膜炎、眼眶蜂窝组织炎、肿瘤等,往往手术后病理检验才被确诊。

    2.4.7  诊断方法  (1)临床诊断:了解患者的居住地、询问有无用蛙皮、蛙肉敷贴治病史,有无食用蛙肉、蛇肉,饮用蛇胆史、患者眼部的临床症状等,做出初步诊断;(2)实验诊断:病原学检查法:从眼或其他疑为虫体结节的皮下组织或破溃的部位,以外科手术法取出裂头蚴鉴定诊断;动物接种法:可将手术取出的新鲜虫体饲喂猫和狗等动物,经1个月后检查粪便中有无虫卵,也可解剖动物检查其肠道中有无成虫诊断;(3)免疫学诊断:较常用的为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可作为辅助诊断。

    2.4.8  防治原则  眼裂头蚴病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其他裂头蚴病可考虑药物治疗或药物注射法杀虫。

    除上述寄生于眼内的吸虫、绦虫以外,还有线虫、原虫和医学节肢动物等寄生虫,也可以寄生于人眼内。

    【参考文献】

    1 陈心陶.中国动物志·复殖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2-660.

    2 赵慰先.人体寄生虫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41-437.

    3 陈兴保,吴观陵.现代寄生虫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729.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人眼,吸虫,绦虫,诊治)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季 阻击眼部干纹蔓延

    解决眼部问题 爱上清秋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医生在线眼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英智眼科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