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裸眼视力变化比较 治疗组裸眼视力下降<2行视标者39例,总有效率74%,其中有5例(10%)较治疗前裸眼视力还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下降>2行者13例,占本组总数26%。对照组裸眼视力下降<2行视标者10例,总有效率19%,42例裸眼视力下降>2行视标,占本组81%。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2治疗组与对照组近视屈光度变化比较 治疗组,屈光度增加<0.50DS者38例,总有效率73%;共有24例(48眼)屈光度增加>0.50DS,占本组总例数27%。对照组总有效率34.6%,共有34例(68眼)屈光度增加>0.50DS,占本组总例数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
2.3治疗组与对照组眼轴长度变化 治疗组眼轴长度增加<0.17mm者35例,有效率67%;共有17例眼轴长度增加>0.17mm,占本组44%。对照组眼轴长度增加<0.17mm,共30例,有效率58%;共有22例眼轴长度增加>0.17mm占本组总数4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性。
2.4治疗组与对照组角膜曲率变化比较 治疗组角膜曲率变化>0.50D者33例,为64%。对照组角膜曲率变化>0.50D者28例,为54%;两组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认为近视眼发展主要与遗传因素及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及相应的户外活动减少等因素有关,人眼屈光状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支配。在青少年阶段由于大量长时间视近作业,则环境因素就成为形成近视主因,而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近距离用眼能起到一定防治近视作用[3]。近视回归镜根据不同屈光度数,双眼加载基底向内的三棱镜,可使因看近物时引起眼球集合减少、调节放松,使两眼在近环镜中处于看远状态,从而减少与近反射有关的近视发展相关因素变化。理论上近视回归镜已解决了由于长时间看近引起近视发展问题,同时缓解因看近带来的眼球因调节集合等所产生的负担,所以近视回归镜可以延缓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通过测量眼球轴长的变化证实近视眼轴长的发展是近视形成的主要因素[46],而戴用近视回归镜后眼轴增长较对照组缓慢,具体原因可能是因在视近时减少眼球过度集合,使内直肌收缩压力减少,使眼轴增长减轻近视控制。Dunphy指出过度辐辏时眼外肌紧压巩膜的作用,眼球易于伸长[7];而回归镜正是基于在看近物时放松了眼内肌和眼外肌作用,使近视延缓。眼轴及角膜曲率两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可能与观察时间短依从性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研究。 在裸眼视力变化方面,因裸眼视力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根据观察临床中假性近视度数一般在0.25~1.50DS之间,而>2.00DS未发现假性近视病例[8]。本文观察中裸眼视力下降<2行,治疗组占74%;且有部分患者的裸眼视力在戴用近视回归镜过程中还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考虑其原因在戴用回归镜后调节放松,使调节痉挛的肌肉松弛而裸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近视回归镜可以使调节痉挛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提高和对近视发生发展有延缓作用。
【参考文献】
1郭瑶,徐艳春.近视眼轴长及巩膜改变的实验研究.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3;21(3):216
2徐广第.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第1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57105
3徐广第.眼科屈光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1:6769
4李辉,阎洪欣,刘玉华,等.青少年单纯近视眼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相关性.眼视光学杂志2005;7(2):105
5邓志宏,刘双珍,谭佳,等.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与眼轴长度的相关性研究.国际眼科杂志 2004;4(4):654656
6邵运良,阎亦农.实验性近视眼的发病机制.国际眼科杂志 2004;40(5):891894
7汪芳润.近视眼.第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212213
8亢晓丽,杨程文,马鹤,等.假性近视71例分析.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4;12(2):60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