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董竟 徐凌忠 王彬 作者单位:(1.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2.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摘要】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患者通过晶体超声乳化联合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后的视觉质量。方法:高度近视患者行小切口超声乳化术,植入多焦点人工晶状体 (MIOL)24只眼,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OL)44只眼;手术6个月后观察两组的术后裸眼远、近视力,最佳矫正后的远、近视力,最佳视远度数矫正下的近视力,脱镜情况,主观眩晕感、畏光感及夜间视力障碍等视觉不良症状。结果:术后6个月,MIOL组与SIOL组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OL组脱镜率91.67 %明显优于SIOL组54.55 %(χ2=6.544,P<0.05);两组主观眩晕感、畏光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夜间视觉障碍。结论:MIO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可为患者提供较好的全程视力和良好的视觉质量,显著减少了术后对框架眼镜的依赖。
【关键词】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矫治;高度近视
多焦点人工晶状体(multifocal intraocular lens,MIOL)可使远近物体均成像于视网膜上,满足远近的不同要求,有效地解决了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ingie-focal intraocular lens,SIOL)无调节力的问题,达到或接近正常眼的生理功能[1]。MIOL比传统的SIOL有更大的视觉范围,在临床上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白内障摘除后植入人工晶体,已从单纯矫正无晶体眼的屈光不正发展到恢复功能视力,而有关它通过植入人工晶体矫治高度近视术后脱镜视觉质量影响的报道不多。选择我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行MIOL植入术及同期SIOL植入的高度近视患者,对比分析术后6个月的裸眼及矫正远近视力、视觉质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标准:高度近视有摘镜愿望,角膜厚度不允许做准分子激光手术,晶状体基本为透明的摘镜患者,按植入人工晶体的不同分两组。植入MIOL组共24只眼,男14眼,女10眼,年龄30~48岁,平均38.5岁;植入SIOL组共44只眼,男18眼,女26眼,平均年龄38~51岁,平均44.5岁。患者术前屈光状态为-10.00~-24.00 DS,眼部无角膜、眼底器质性病变及中度以上弱视,术中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度数为+2 D~+13 D,设计给患者术后的屈光度为-1.0~-1.5 DS。患者术前均做了准分子激光术前的全面检查,按LOCSII分类,Ⅰ级核42眼,Ⅱ级核22眼,Ⅲ级核4眼,诊断为弱视(最佳矫正视力小于1.0大于0.4,并晶状体透明)12眼。
1.2 人工晶体的选择 MIOL为美国Alcon公司的多焦点可调人工晶体SN60D3,SIOL为德国BIGBAG折叠单焦点人工晶体。
1.3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使用AMO公司的SOVEREIGN超声乳化仪,术前均用美多丽扩瞳,在表麻下行透明角膜切口,前房内注入粘弹剂,连续环行撕囊,水分离,超声乳化晶状体核,吸出残余皮质后,囊袋内注入粘弹剂,使用推注器植入人工晶体,吸出前房内的粘弹剂,水化封闭切口,结膜囊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单眼包封。手术均顺利,术中无1例破囊。
1.4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2周,托吡卡胺睡前滴眼1周,术后1天、3天、1周、2周、1月、3月、6月、1年定期复查。
1.5 术后检查项目
1.5.1 视力 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两组术后的裸眼远视力、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的近视力,对术后6个月的视力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1.5.2 脱镜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脱镜生活情况。
1.5.3 主观眩晕和畏光感 术后6个月,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眩晕、畏光感和夜间视力障碍的调查。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