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干预开始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
2.1.1 年龄、性别构成 试验组1和对照组1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6,P=0.190),试验组2和对照组2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30,P=0.232),试验组与内对照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χ2=0.234,P=0.628)。
2.1.2 视觉环境 试验组和对照组学校教室使用的均是日光灯照明,照度、教室采光均符合中小学学校卫生要求;学校教室桌椅统一使用标准课桌椅;家庭计算机拥有率试验组为100.0%,对照组为98.8%(474/480)。
2.1.3 视力情况 试验组1和对照组1、试验组2和对照组2干预前视力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2 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评价 因经费及人力问题未对学生家庭视觉环境做调查,对于家庭问卷的填写也未能坚持进行。但对于学生在学校的所有干预措施的执行情况都进行了监督考核,干预措施均已落实执行,执行情况良好。通过健康教育,学生对近视危害的认识由开始前的45.9%(122/266)提高到结束时的97.0%(258/266),对不良行为习惯由开始前的61.3%(163/266)降到21.1%(56/266),做眼保健操合格率由开始前的19.2%(51/266)上升到89.5%(238/266)。通过干预,在学生五年级时(即干预1 a或2 a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近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试验组1(40.0%)近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55.0%),而试验组2(51.9%)近视率也低于对照组2(59.1%)。在干预结束时,即学生读初一时,试验组和对照组近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试验组1(51.1%)近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79.0%), 试验组2(57.2%)近视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70.1%),其中重度近视率差别最大。见表1。 内对照组(2004-2005学年初一年级学生)轻度近视有7人,中度近视19人,重度近视有34人,近视分度构成比与试验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12,P=0.000),与实验组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9.097,P=0.028),试验组1和2近视率均低于内对照组;其中内对照组中、重度近视率明显高于试验组,而轻度近视率则低于试验组。
表1 不同干预时期试验组对照组近视程度比较(略)
3 讨论 近年我国中小学生的近视率迅速上升,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学生近视的预防问题,卫生、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并未遏制住其上升势头。循证眼科学(EBO) 研究显示,目前治疗近视眼的各种措施(包括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滴阿托品眼液等) 并不能治愈近视,甚至不能阻止近视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预防近视的发生在近视防治中显得尤为重要。近视的病因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用眼卫生,而对于占学生近视绝大多数的单纯性近视患者来讲,环境因素和用眼卫生仍起主要作用,所以,从环境因素和用眼卫生方面探讨近视的预防意义就更大。李成义[2]对包头市2所小学进行的预防近视研究发现,从学校、家长两方面采取改善环境、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后,试验组学生视力不良率与近视率分别降低了2.83%和1.52%,未采取措施的对照组学生视力不良率与近视率分别升高了2.61%和2.63%。林国桢[3]对1991-2000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分析发现小学四年级后近视率明显上升;徐浩峰等[4]分析了2005年广东省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后发现7~10 岁学生视力不良年增长率最高。笔者在2002年对暨南大学附属小学学生视力情况调查后也发现类似现象,因此本次试验选择了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作为干预对象,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做眼保健操(传统眼保健操加作者新创的眼保健操)2个方面进行了干预,而内对照组则未加做作者新创的眼保健操。结果显示,试验组1在干预2 a及4 a后,试验组2在干预1 a及3 a后近视率分别比同时期的对照组1和2要低,试验组1尤为明显,2个试验组中、高度近视率都远低于2个对照组;同时试验组1和2在试验结束时近视率比内对照组也要低,这表明干预措施对近视的预防是有效的,特别是对于减少高度近视患病率。 笔者新创的眼保健操比传统眼保健操在防治近视方面的优越之处可能类似于理视健眼操[5]:新眼保健操为直接主动多途径调节,对视疲劳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调理;而以穴位按摩为基础的保健操则是间接被动的单途径调解,只通过头面部本体觉和浅感觉通路调节。本研究结果显示,加做作者新创的眼保健操能阻止或延缓近视的发展。因本研究试验组并不是从整体中随机抽取的,可能并不能代表整体,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文生.开展我国循证眼科学研究势在必行.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2):75-77.
[2] 李成义.预防小学生近视实验研究.预防医学论坛,2005,11(3):265-266.
[3] 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组.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成果(2000).广州:广东省语音音像出版社,2002:124-126.
[4] 徐浩峰,沈彬.广东省2000年学生视力低下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817-818.
[5] 王萍,姚兴家,白英龙,等.理视健眼操与眼保健操预防近视效果对比观察.中国学校卫生,2002,23(6):500-501.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