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彤 杜玲珍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28 例(29只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对不同病例施以改良小梁切除术、后巩膜烧灼术及睫状体冷凝术进行治疗。结果:29只眼中28只眼眼压得以控制,1 例眼压升高。结论:这三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且并发症少,手术方法简单。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手术 疗效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指虹膜和小梁表面有新生的纤维血管膜,使虹膜与小梁和角膜后壁粘连所造成的青光眼[1]。本病病因复杂,常导致极难控制的高眼压及剧烈眼痛。由于其临床治疗效果差,失明率高。因此保持眼球结构完整和尽可能挽救有用的视力是眼科医生治疗此类疾病的最大目标。本文总结和分析了1999年~2003年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的资料,进一步评价了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8 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中,27 例为单眼,1 例为双眼。其中男19 例,女9 例。年龄43 岁~76 岁。
1.2 术前诊断 患眼原发病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5 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8 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 例、外伤后1 例、病因不明1 例。29眼均有不同程度眼压升高、视力下降、虹膜新生血管;17 例有眼红、眼痛;12 例出现虹膜萎缩、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11 例有角膜上皮水肿。
1.3 治疗 所有病例术前均以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眼压:用0.5%噻吗心安点眼,醋氮酰胺口服,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眼压均未能降至正常。
手术行改良小梁切除术16 例(17只眼),睫状体冷冻6 例,后巩膜烧灼6 例。
1.3.1 改良小梁切除术 行穹窿部球结膜切口,做好巩膜瓣后,将浸有0.4 mg/mL浓度丝裂霉素的小海绵数块,放在巩膜瓣上下,5 min后取出。用林格氏液冲洗4 min后,再行小梁切除。术后曾有2 例第4天时眼压升高,按摩巩膜瓣后唇每天2次,3 d后滤枕隆起,眼压下降。
1.3.2 后巩膜烧灼术 穹窿部球结膜切口,在距角膜缘4 mm,板层巩膜切开约4 mm,用烧灼器烧灼巩膜切口,边烧灼边切开直到巩膜全层。切口务必与球壁垂直。应主要烧灼切口后唇,使切口后缘收缩。如切口裂隙过于狭窄,亦可适当烧灼前唇,形成1 mm×2 mm窗形切口与后房交通,将虹膜剪一个1 mm×1 mm小孔,有大量房水及少许玻璃体流出,剪除膨出的玻璃体,间断缝合巩膜瓣。
1.3.3 睫状体冷冻术 角膜缘剪开球结膜半周,暴露角巩膜缘。于角膜缘后2.0 mm×2.5 mm处相当于睫状体冠部施行冷冻。作一排共8个~12个冷冻点,冷凝头直径3 mm,冷冻时间每点60 s。冷冻完成后缝合球结膜。
2 结 果
术前平均眼压7.34 kPa,术后第10天平均眼压为2.70 kPa,出院时所有患者眼痛症状消失,角膜水肿消退,大部分虹膜新生血管退缩,视力同术前或个别患者视力上升1格~2格,术中、术后无大量前房出血、前房不形成、角膜溃疡等并发症。
出院随访30 d~2 a,有1 例眼压升高。其余眼压正常患者角膜清,前房不浅,虹膜新生血管消失。
3 讨 论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继发于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糖尿病视网膜病性视网膜缺氧性疾病或炎症之后的难治性青光眼。由于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眼内组织产生并释放血管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迁徙,使纤维血管膜形成。Hamard等[2]认为为了保持一个好的视力和满意的眼压,治疗方法必须包括:原发疾病的治疗;视网膜缺血状态的消除;应用药物或手术控制眼压。
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言,控制眼压的手术包括小梁切除联合抗代谢药、后巩膜烧灼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睫状体破坏手术等。房水引流物植入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在过去,滤过手术的成功率仅为11%~33%[3]。由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前眼压高且无法用药物降至正常,在高眼压下施行手术常致炎性反应加重,瘢痕形成机会加大。而且因大量新生血管存在,常引起前房积血,堵塞外滤道,导致手术失败。在术中选用抗瘢痕形成的丝裂霉素,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滤过道形成[4]。其机制在于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增殖期细胞DNA复制,对增殖各期的细胞均有抑制和杀伤作用[5]。对术后眼压偏高病例进行按摩,可通过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促使房水通过滤过口,冲洗巩膜切口内的纤维蛋白血凝块和炎症性碎屑,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永久性粘连,并促使房水通过巩膜瓣,充分发挥房水抑制伤口愈合作用,达到滤过道形成的目的。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在虹膜和房角处产生大量新生血管,且在前房角处形成一层新生血管膜,堵塞前房角的排水途径,使房水不能外滤。扁平部巩膜灼滤,在眼压升高时,使部分眼内容及房水从灼滤区流出,使眼压下降,切除部分的玻璃体被房水取代,玻璃体黏度下降,液化的玻璃体很容易通过灼滤区弥散至结膜下而被吸收。
睫状体冷冻术自20世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一直作为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常用方法。此法的机制是低温可破坏睫状体上皮及其血管系统而减少房水生成,从而达到降压目的。且若第一次治疗不能降压,可以多次重复,重复冷冻的时间必须间隔1个月以上,因冷冻术的结果要经过2周~4周才能显示出来。在睫状体冷冻术中同时施以全视网膜冷凝术,可破坏耗氧量极高的视细胞,终止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的形成,避免病程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家琦,主编.实用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73.
[2] Hamard P,Baudowin C.Consensus on neovascular glaucoma[J].Frophthalmol,2000,23:289~294.
[3] 孙兴怀.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5,19:26.
[4] 吴护平.5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38.
[5] 夏晓波,黄佩刚,吴振中,等.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5,15: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