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妮 刘陇黔 纪家树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临床医学中心 香港理工大学视光学系 610041
目的:探讨负球性透镜如何影响来亨鸡实验诱导性近视模型中柱性屈光成分的发展变化,以及柱性屈光成分随着球性屈光成分(近视)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关系。
方法:1.将34只来亨鸡随机分成4组,右眼为处理眼,分别配戴-5.0D,-10.0D,-15.0D和平光(Plano)的镜片;左眼为对照眼。-5.0D组n=9,-10.0D组n=8,-15.0D组n=8,平光(Plano)组n=9。2.出生后第5天开始戴镜,直至出生后第19天,每天同一时间(±2小时)用Hartinger来测量它们的屈光状态。
结果:在实验期间,各处理组(–5D,–10D和–15D组)的等效球镜均可在不同的时间达到其各自的补偿透镜值。球性及柱性屈光不正各成分(等效球镜,最小/大屈光力子午线以及总合散光,J0和J45成分)的生长速度稳定的顺序为:平光镜组>–5D组>–10D组>–15D组。柱性屈光成分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变化,其变化与诱导透镜的值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屈光度越高(–15D组)所诱导的总合散光相对较高,且在实验过程中变化也较大。在对球性屈光成分与柱性屈光成分Pearson相关分析中,最大屈光力子午线与总合散光的关联最强。
结论:负球性透镜诱导的来亨鸡近视模型也可诱导散光的发展,散光的变化与其诱导的球性透镜的屈光度相关。这支持了人类球性屈光不正的发展变化与散光的发展变化有关联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