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HbA1c,FBG与DR的关系(表1)。可见HbA1c水平DR组较NDR组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而FBG水平DR组与NDR组差异无显著性。
表1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比较(略)
aP<0.05 vs DR组
3讨论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视网膜病变占很大比例,约50%~60%,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献报道[3],高血糖与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血糖影响毛细血管周细胞及内皮细胞代谢,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漏,基底膜增厚使血管腔变窄,引起视网膜缺血、血管生成因子释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以往临床通常以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的监测来判断病情、指导治疗,但由于血糖受很多因素影响,并且只反映某一时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判断一段时间内血糖的控制程度。血红蛋白(Hb)通常由HbA(97%)、HbA2(2.5%)和HbF(0.5%)组成,糖化血红蛋白包括HbA1和HbA0。HbA1的主要成分是HbA1c,约占80%,目前常用HbA1c来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研究证实[4],糖化血红蛋白是客观、稳定性较好的生化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缓慢而且不可逆,其浓度与红细胞寿命和该时期内血糖平均浓度有关,不受每天血糖波动、运动及食物的影响,它在血红蛋白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直接反映测定前1~2mo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一个敏感的指标。因而糖化血红蛋白较血糖能更好、更准确地评估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代谢控制情况,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病情监测。国外有学者报道[5],HbAlc为6%~8%之间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HbAlc≥8%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HbAlc<8%者,故被誉为糖尿病病情监测的“金标准”。 本组资料中,DR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0.05),提示DR组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较NDR组严重,糖化血红蛋白升高造成了血红蛋白生理、生化功能的异常改变,影响正常血红蛋白结合氧和携带氧的能力,导致视网膜的代谢异常,在DR的发生、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FBG水平在DR组与NDR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是因为FBG主要反映测量时的血糖水平,容易受患者的用药(降血糖类药物)、情绪、饮食等因素影响[6,7]。而DR的发生是一个慢性病理过程,因此一次或几次的FBG不能准确反映糖尿病病情,也不能反映并发DR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HbA1c可以作为监测DR的指标。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检查多局限于眼部的检查,尚缺乏有效的生化手段用以检测糖尿病患者是否有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一般认为与病程和血糖控制有关[8]。结合本研究结果,HbAlc的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病变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DR的发生、发展情况,对糖尿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定期监测HbAlc水平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Mattew DD, Madison W. Worsening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fter improvement of glycemic control. Arch Ophthalmology 1998;116:931932
2赵晶,戴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血液检测指标.国际眼科杂志2007;7(3):835836
3邓辉,金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3;13(3):181185
4 Aiello LP, Cahill MT, Wong JS. System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m J Ophthalmol 2001;132:760776
5 Kullberg CE, Abrahamsson M, Arnqvisl HJ, et al. Prevalence of retinopathy differs with age at onset of diabetes in a population of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Diabet Med 2002;19(11):924
6伍春荣,许樟荣,胡莲娜,等.2型糖尿病发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6):338340
7 Saum SL, Thomas E, Lewis AM, et al. The effect of diabetic control onthe incidence of, and changes in, retinopathy in type 2 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ic patients. Br J Gen Pract 2002;52 (476) : 214
8张小玲,邱曙东,陈艳炯,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05;5(6):12391241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