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
上海新华医院 200092
目的:用高速高分辨率的谱域OCT(Topcon-1000,3D-OCT)检测视网膜萎缩性病变患者黄斑区解剖结构的改变。
方法:16名患有视网膜萎缩性病变的患者和16名年龄性别与患者一致的正常人眼被进行谱域OCT检测(Topcon-1000,Japan)。32只眼的检测方式均为经视网膜后极部的6 × 6mm矩阵扫描(水平方向扫描线128条x垂直方向扫描点512点)。应用Topcon-1000,3D-OCT内部软件分析系统可为每一帧图象自动划定出内界膜(ILM)和RPE细胞的内界线(即RPE细胞与外节盘膜的交界线,称为Inner-RPE),同时人工划定出内核层与内丛状层之间的分界线(称为内层视网膜分界线,Inner-layer Retinal Boundary,ILRB)。分别测量32只眼的OCT图象中距黄斑中心凹鼻侧1.5mm和颞侧6mm部位视网膜内层(从ILM至ILRB)和视网膜外层(从ILRB至Inner-RPE)的厚度。视网膜内层包括神经纤维层(NFL),神经节细胞层(GCL)和内丛状层(IPL),视网膜外层的厚度由视网膜的总厚度(从ILM至Inner-RPE的厚度)减去视网膜内层的厚度而获得。
结果:16名患有视网膜萎缩性病变的患者(包括椎-杆细胞营养不良性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Stargardt’s病变,双眼黄斑区萎缩性病变等)经3D-OCT检测及测量后,其黄斑中心凹鼻侧1.5mm处视网膜厚度为243.4±27.6um而正常人眼在相同部位为283.6±36.2um(P<0.01);在黄斑颞侧6mm处,16只患眼平均视网膜总厚度为192.7±29.4um 而相同部位的正常人眼为288.7±12.6um(P<0.01)。同样测量在6mm部位处患眼和正常眼视网膜内层的厚度为89.2±18.6um 和101.4±7.8um(P>0.05),然而在6mm部位处计算得到的患眼和正常眼视网膜外层的厚度分别为103.5±7.8um和187.3±14.9um(P<0.01)。
结论:视网膜萎缩性病变的患者与正常人眼相比较其视网膜内层变薄的程度较轻为12.03%,而视网膜外层变薄的程度很严重为44.74%。这一结果表明,视网膜萎缩性病变的患者其视网膜的变薄主要来自于视网膜外层的变薄即主要是外层的退行性变性而导致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从而影响了视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