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我国是近视眼高发地区,而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近视眼的常见并发症,也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有双眼发病的倾向,虽然可以手术治疗,但术后视力多维持在低水平[2],因此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而LASIK手术是目前治疗近视眼的最常用方法,矫正度数准确,疗效稳定,但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近年来已有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报告[3-5],目前认为LASIK手术制作角膜瓣时负压环吸引产生的高负压(往往>60 mmHg)对玻璃体腔可能产生扰动,并对基底部造成机械性牵拉作用,引起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形成裂孔及脱离;另外,准分子激光发射时产生的冲击波具有机械性震动作用,对眼内组织特别是液化的玻璃体产生压力,造成玻璃体后脱离,裂孔形成,甚至视网膜脱离[3]。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虽然不高,但一旦发生不仅手术难度大,而且对视力的影响较大,也给临床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纠纷[3-4]。因此我们认为,LASIK术前应充分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及时发现视网膜病变如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及视网膜裂孔,以减少术后医疗纠纷的发生。中、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常有多种退行性病变(变性或裂孔),近视度数愈高,其变性发病率愈高[3]。本组近视患者72例(86眼),屈光度-1.25~-19.50 D,发现2例低度近视患者周边视网膜出现裂孔,提示低度近视周边视网膜也有可能存在病变,故LASIK术前应对所有患者行三面镜或间接眼底镜详细查眼底,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视网膜变性或裂孔。
视网膜裂孔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基础,如液化的玻璃体进入视网膜下,可导致视网膜脱离,因此必须早期处理。预防性光凝视网膜裂孔或变性区是预防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可在裂孔或变性区周围形成脉络膜视网膜黏连,防止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视网膜裂孔进入视网膜下间隙。倍频Nd:YAG激光是一种波长为532 nm的纯绿色光,它优于其他激光之处在于透过率很高,易被视网膜色素上皮吸收,而黄斑部叶黄素吸收少,故对黄斑区损伤小,对中心视力损害小[5]。因近视患者的周边视网膜较薄,预防性激光治疗时激光输出的强度应较其他视网膜治疗时光凝强度稍弱些,以免过度光凝造成新的视网膜裂孔,同时避免激光直接击射马蹄孔和玻璃体牵引区,防止纤维收缩导致裂孔增大和视网膜脱离。我们对变性区周围选用强度为Ⅱ级,而对裂孔周围则为Ⅲ级轻度的激光斑反应。视网膜光凝后1个月,病变区周围激光光斑反应良好,有色素增殖包绕裂孔或变性区,无中心视力下降;LASIK术后1年,均未发现视网膜变性或裂孔范围扩大以及孔源性视网膜脱离。LASIK术后1年,裸眼视力4.6~4.8者4眼,4.9~5.0者82眼,中心视力无明显下降。由于随诊时间有限,还需进一步观察可能发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傅守静. 视网膜脱离诊断治疗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7-146.
[2]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The repair of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s[J]. Ophthalmology,1990,97(11):1562-1572.
[3] 金玲,谢冬倩,黄勇. LASIK术后视网膜脱离分析[J]. 临床眼科杂志,2001,9(6):469-470.
[4] Lui MM, Silas MA, Fugishima H. Complication of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and laser in-situ keratomaleusis[J]. J Refract Surg,2003,19(2 Suppl):S247-249.
[5] 李洪.倍频Nd:YAG激光预防性光凝治疗视网膜裂孔89例[J]. 国际眼科杂志,2005,5(2):360-361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