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设定好医院保卫处及公安部门一键呼出的快捷键。”“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上班时可以穿轻便运动鞋。”“事中,涉事医生可使用周边顺手物品正当防卫,如利用钢制病历夹抵挡和防护砍刺。”“如应对时间充裕,可及时脱掉白大褂,混在人群中,迅速脱离现场,以躲避伤害”……
这些医生群体为自己打造的“防暴”贴士,有一个专业名称——《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2011-2012)》。去年11月初,它首现国内最大的医生网上社区“丁香园”时,曾引起非议不断。
而今天,“丁香园”发布新浪微博宣称,该《指南》已被英文版知名学术杂志《美国医疗质量杂志》接收,不日发表。值得注意的是,一位国外审稿人认为,“《指南》的一些建议与美国推荐的医患交流方式相符”。
“实际上,这个《指南》在促进医患交流方面着墨颇多,可惜被诸多媒体忽略。”丁香园创始人、《指南》的执笔人之一李天天,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指南》的初衷是当医生面对‘杀医’、‘袭医’等暴力时,能最大限度减轻损失。指望一个《指南》来化解医患矛盾,这已经超出了它的功能范围。”
医疗场所暴力频现,促《防暴指南》出台
李天天告诉记者,丁香园制定这个《指南》的初衷,是在系统地对2000年以后发生的医疗场所暴力事件进行回顾后,发现“暴力令医生们触目惊心”。
于是,2011年9月起,丁香园萌生了给医生制定一个《防暴指南》的想法。“希望通过这个《指南》,让医务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明白应对的基本策略,避免无谓的损失。”
李天天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尽管《指南》2011年11月才发布,但征集建议用了1个多月,征集的对象就是丁香园网站的广大医生会员。“到10月下旬,总共有2000多名医生提出了建议。”他说,“我们从中去掉重复的,去掉一些不实用的或缺乏可操作性的,保留了32条。最后由网站副主编冯志华和我执笔,做成了这个《防暴指南》中国版。”
记者看到,该《指南》分为“事前防范”、“事中应对”和“事后处理”三部分,贴士十分详细。
在“事前防范”中,《指南》提出,医生应和患者多沟通,让其了解,很多疾病还没有完美的治疗方案,不应过于强调所谓的“医学奇迹”,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礼貌修养等。对医院,则建议每个诊室和办公室的桌下安装隐蔽的紧急呼救按钮。医生值班时避免独处一室,切勿背对大门。
在“事中应对”部分,《指南》指出:“对故意挑刺的人,首先也要以理服人,耐心解释。”“如果事态恶化,无法控制,应及时报警或通知医院相关部门。”“如果不幸被医闹暴徒等围缠,有条件的应果断采取正当防卫措施。”“在逃离或抵挡过程中,应注意身上配饰——如眼镜、项链、戒指等带来的二次伤害。”
“事后处理”部分还给医院宣传人员“提个醒”。暴力事件发生后,医院宣传人员要保存好现场照片、伤痕照片和监控视频,同时,医院要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向外界披露真相。
医生赞“实用”,媒体多质疑
耐人寻味的是,这份《指南》在网站上挂出后,遭遇了截然不同的评价。
“概括起来,就是医生反响非常积极,大家普遍认为《指南》的实用性非常强;而媒体质疑的居多,认为‘医生学防暴,不如先用心看好病’。”李天天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记者在丁香园网站上看到,《指南》下面的医生留言中,称赞者众多。其中,某肿瘤综合科医生戏谑地留言称:“太实用了,应该让各级医疗行政部门传达全卫生系统认真学习,就像学习业务一样去认真学习,而且要定期考核。防患于未然!”
还有医生半开玩笑地建议:“能否发动有才艺的战友制作漫画版?更符合读图时代、平易近人的特征。”
但在媒体上,《指南》遭遇的是一片骂声。
让李天天记忆犹新的是,“脱下白大褂,混在人群中,迅速脱离现场”这条,被解读为“走为上策”,引起的质疑最大。
“当时的非议主要有两种,一种说法是,这份《指南》就是废纸,无法缓解医患矛盾;另一种说法是,《指南》夸大了医生的防范心理,加深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他告诉记者。
“对于第一种说法,其实《指南》的制定目的并不是化解医患矛盾。这份《指南》的应用场景,是当数十名暴徒手持钢管木棍,站在医院门口,叫嚣着‘见到穿白大褂的就打’时,医务人员应该如何躲避,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而对于“《指南》加深了医患矛盾”的说法,李天天更不同意。“打个比方,《女子防狼术》是另一种形式的《防暴指南》,里面除了告诉女性如何躲避外,也传授了很多杀伤对手的技巧,但没人说《女子防狼术》加深了男女矛盾。”李天天说,“医生防御的不是患者,而是手持凶器的医闹和暴徒,《指南》自始至终强调的是‘沟通、躲避、安抚’这三个关键词。”
在丁香园网站,记者看到,不少医生留言认为,个别媒体明显忽视了《指南》的“事前防范”部分,而更关注“事中防范”的诸多细节。“其实,这些细节毫无夸张之处,很多细节都是医务人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经验。这部分内容可能更吸引眼球,但被偷换了概念。”李天天说。
“我希望《指南》是一张废纸,永远用不上”
如今,通过丁香园出示的用稿通知信,中国青年报记者确认,这一《防暴指南》在翻译成英文版后,5月29日已被《美国医疗质量杂志》接收,即将发表。
值得注意的是,稿件的评审人之一在评审意见中认为:“《指南》中的一些条款很有创造性。”另一评审人指出:“《指南》是对中国医护群体的一个贴心之举,其中一些建议与美国推荐的医患交流方式相符。”
“所谓‘一些建议’,我相信审稿人特指的是《指南》的‘事前防范’部分。”李天天向记者分析,“在这部分,我们强调医患之间应该加深沟通,医生注意礼貌修养等。《指南》强调,‘事前防范可将恶性事故消弭于萌芽之中,是避免医疗场所暴力行为的最有效措施’,但这部分经常被媒体忽略。”
“坦率地说,国内很多医务人员在沟通方面确实存在问题,这和我们的医疗教育缺乏人文素养培训有关,医务人员‘只见病、不见人’的陋习还广泛存在。相比之下,美国同行做的确实比我们好得多,但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非常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说。
在丁香园的医生们看来,《指南》的出台既“及时”,又有几分无奈和苦涩。
一网名为“放飞梦想”的消化内科医生在《指南》后面写下了这样的话:“《指南》很详细周全,但中国医生要学习这个《指南》,不知是医生的悲哀,还是社会的悲哀?”
李天天也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对这份“满是苦涩的民间智慧”,他们真心希望这只是一张废纸,永远用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