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的医改呼吁多在宏观领域,例如,令万千医师大失所望的“政改先导型医改”和“医改基于人权”。于是,当我开始透露一点儿细节、提出“48% + 48% + 4%”的时候,却没有引发医师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也许是被“医疗魔盒”吓得不敢去看。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上海李大夫的“哎!我越看越难过!”。
今天,我不想多写。有一句英语叫作“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意思是“魔鬼就在细节里”。今天,是时候说一句:中国医改的魔鬼也在细节里。当然,医改细节绝对不包括换药室的诊床和洗手池的距离多远最合适,甚至,也不包括医院如何建立并实施一个医疗品质改良项目或一个医院风险管理项目。
中国医改方案,屈指可数的就那么几页——我怎样说?从方案规模上讲,那是绝对不行滴!我也学会了网络语言“滴”。我不喜欢人们发明的这些网络语言,例如,“有木有”。阅读近年来的纸质读物,很多情况下三个“de”乱用;标点符号也实在没谱。这些都是细节。
中国医改方案,至少是一本像模像样的书。中国医疗行业确实处于初级阶段,而且,若不想自绝于人类,则必90%地颠覆中国现行医疗体制。从2006年至今,我看到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和“两害相权取其重”的医改效果。
读一读图片后面的文字吧!也许,给您的孩子也讲一讲。这是我的爱国华侨圈内传阅的资料。我知道他(她)们大半生旅居海外的拳拳之心和赤子之情,真是那样掏心掏肺地想要帮助我们越来越好。例如,我自1994年至今的导师吴袁剑云博士,就是这样。同样,我接触的一些香港专家也是如此。现在,我们可以思考:是建造一条地铁线路复杂,还是设计中国医改方案复杂?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并论述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五个关系。他说,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
习近平指出,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
习近平同时强调,要防止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生搬硬套。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
这是继去年7月在湖北调研时首次提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个重大关系后,习近平又就理解全面深化改革政策首次提出了五个辩证关系。
去年7月在湖北调研期间,习近平指出,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又是德國人!
上海兩條地鐵的天壤之別----沒有細節,便沒有效益!
哲理的故事:
上海地鐵一號線,是由德國人設計的,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直到中國設計師設計的二號線投入運營,人們才發現其中有那麼多的細節,被二號線忽略了。結果,二號線運營成本遠遠高於一號線,至今尚未實現收支平衡。
三級臺階的作用:
上海地處華東、地勢平均高出海平面,就只有那麼有限的一點點。一到夏天,雨水經常會使一些建築物受困。
德國的設計師就注意到了這一細節。所以地鐵一號線的每一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進入地鐵口,必須踏上臺階,然後再往下進入地鐵站。就是這三級臺階,在下雨天可以阻擋雨水倒灌,從而減輕地鐵的防洪壓力。
而地鐵二號線,就因為缺了這幾級臺階,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出口轉彎的作用:
德國設計師根據地形、地勢,在每一個地鐵出口處都設計了一個轉彎。這樣做不是增加出入口的麻煩嗎?不是增加了施工成本嗎?
當二號線地鐵投入使用後,人們才發現了這一轉彎的奧秘。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你家裡開著空調,同時又開著門窗,你一定會心疼你每月多付的電費。想想看,一條地鐵增加些轉彎出口,省下了多少電?每天又省下了多少運營成本?
一條裝飾線的作用:
每個坐過地鐵的人都知道,當你距離軌道太近的時候,地鐵機車一來,你就會有一種危險感。在北京、廣州的地鐵,都發生過乘客掉下月臺的危險事件。
德國設計師在設計上,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他們把靠近月臺約50釐米內鋪上金屬裝飾,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條邊。這樣,當乘客走近月臺邊時,就會有了“警惕”、意識到離月臺邊的遠近。
而二號線的設計師們,就沒想到這一點。地面全面用同一色的磁磚,乘客一不注意就靠近軌道,嚇出一身冷汗!因此,地鐵公司不得不安排專人,整天喊破嗓子,來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故事的哲理:
中國人絕不乏聰明才智,缺少的就是對“精細”的執著。
想想我們的城市規劃建設中,留下了多少遺憾?請問:我們城市的道路有多少條沒有被“開膛破肚”過?我們的設計者有誰想到了,供殘疾人使用的無障礙通道?我們的城市的立交橋,有多少剛剛“勝利完工”就成為新的擁堵點,從而不得不進行一遍遍的改造?我們城市裡鱗次櫛比的高樓中,真正有創意的有多少?火柴盒樓,四方塔樓,一片片地被克隆著……一個沒有細節、沒有創新的群體中,怎麼會誕生強大的企業?
德國人一共在中國青島待了17年,沒修別墅,沒蓋大樓,沒搞佈滿噴泉鮮花,和七彩燈光的廣場,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先把下水道給修了。
沒人看得見德國佬做的這些,基本上屬於吃力不討好。可是100年以後,全中國人都看見了︰一個從來不淹水的青島﹗
【施工標準】︰青島原德國租界區的下水道,在高效使用了百餘年後,一些介面零件需更換。經查詢,當年的公司已不存在。一個德國企業發來電子郵件說︰根據德國企業的施工標準,在老化零件周邊3米範圍內,可以找到存放備件的小倉庫。中方依建議果然找到了小倉庫,裡面全是用油布包好的備用件,依舊光亮如新。
一個民族的精神、行為準則和行為規範,是由什麼決定的?
答案……真的值得我們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