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阿霉素和红比霉素 阿霉素(doxorubicin)和红比霉素(Daunorubicin)都是周期非特异抗癌抗生素,能嵌入DNA并稳定结合,抑制DNA依赖性RNA聚合酶,妨碍转录过程,影响RNA合成,体外实验证明其能较强的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且用量较MMC小得多[20]。Heilmann等[21]进一步在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上实验也证明红比霉素(1mg/L)在用药5min后即可发挥抗纤维化效力,而MMC约需250mg/L在10d左右才能获得相似的疗效,充分说明红比霉素在体情况下可同样很强地抑制成纤维细胞。Varma[22]通过在临床上观察随访使用红比霉素患者后推测其安全性很高,然而由于观察的样本量较小(21例患者),他提出需再经过一个更大规模的研究后才能对该结果下定论。
新近纳入研究的抗瘢痕新药层出不穷,诸如秋水仙碱、肝素、血管生成抑制剂、醋酸奥曲肽、苏拉明和高三尖杉碱等,在此不再赘述。目前这些新药物只有极少数进入临床,糖皮质激素、5-FU和MMC,仍然是最为可靠,应用最成熟的抗瘢痕药物。
2释药系统方面的研究
许多学者在致力于寻找新的抗瘢痕化药物的同时也积极的改良已有药物的给药方式来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最初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以期降低每种药物的使用剂量来减低毒副作用,未取得良效, 后来人们又致力于研究各种靶向性更强,释药更持久、可控性更好的给药方式,同时药物缓释系统的建立也避免多次局部注射给药带来的创伤和不便。
2.1眼植入剂 眼植入剂(ocular implant)为一类将药物吸附、包裹或掺入至高分子聚合物中,并制成不同形状,然后植入眼组织的给药系统。早期Hasty将高度精制的牛皮肤的胶原植入物吸附5-FU植入猕猴小梁切除术后眼巩膜瓣下与使用生理盐水组对比,在降低眼压效果和滤泡存留时间上未发现明显差异,反而由于异物刺激引起明显的多核异物巨细胞反应。这种给药系统效果非常不理想。但是正是这种粗略的药物定向和缓释系统揭开了改良滤过术后抗瘢痕药物给药方式研究的新篇章。随后Herschler[23]利用胶原海绵吸附低剂量的5-FU和博来霉素混合药液植入15例18只行滤过术后的眼,随访观察发现其控制眼压的有效率与结膜下注射药物相当(6mo时89%的患者眼压<21mmHg),且未发现有角膜毒性。Karlen等[24]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将胶原植入100例患者100眼,观察36mo手术成功率97.7%,术后并发症很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