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中各种屈光类型的分布及其相应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0~2006年以来我院门诊的4~7岁屈光不正患者,通过散瞳验光及试镜,筛选出 160例(320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男78例(156眼),女82例(164眼)。分为远视性弱视组(包括单纯远视、单纯远视散光、复性远视散光),近视性弱视组(包括单纯近视、单纯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混合性散光组,并将各类弱视分为轻中重3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各类屈光不正弱视中,远视性弱视组176眼(55%),治疗有效171眼,有效率97.16%;混合型散光弱视组96眼(30%),治疗有效94眼,有效率97.92%。两组疗效相近,效果均较好。近视性弱视组48眼(占15%),治疗有效35眼,有效率72.92%,疗效相对最差。结论 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中以远视性弱视最多见,治疗效果与屈光不正的性质及其程度有关。
弱视是一种常见而又严重影响儿童视功能发育的疾病,屈光不正是造成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弱视形成后必然引起双眼视觉的正常发展,进而影响立体视觉的形成及发展,故在学龄前儿童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弱视是十分必要的。笔者通过对2000~2006年来我院就诊的4~7岁16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了追踪观察,并对其各种屈光类型的分布及其相应治疗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在2000~2006年来我院就诊的4~7岁屈光不正800例患儿中,通过散瞳验光及试镜,筛选出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60例(320眼),男78例(156眼),女82例(164眼),平均年龄6.04岁。
1.2 程度标准与分组 采用全国斜视弱视学组的评价标准[1],轻度弱视:屈光不正校正后远视力0.6~0.8;中度弱视:屈光不正校正后远视力0.2~0.5;重度弱视:屈光不正校正后远视力<0.1;据此标准将各类弱视分为轻中重3组,其中轻度弱视231例,中度弱视78例,重度弱视11例。
1.3 检查与治疗
1.3.1 检查结果 全部病例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3天,带状光检影,并检查注视性质、眼位,注视功能等,3周后复光,以矫正到最佳度数之镜片配镜,6个月后复查调整镜片度数。结果单纯远视20眼,单纯远视散光36眼,复性远视散光120眼,单纯近视5眼,单纯近视散光10眼,复性近视散光33眼,混合性散光组96眼。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