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前房情况及行眼底及屈光状态检查,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前房炎性反应、IOL位置及后囊膜情况,并进行详细记录,同时根据情况进行弱视训练。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术后第1天用手电观察及术后第4天镇静后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见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圆形散大(药物性),晶体后囊视轴区清亮未见混浊。术后1周复查视力见表1,术前与术后视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40例患儿术前与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情况 注:P<0.05
2.2 后囊膜视轴区混浊情况 随访期间,两组17眼晶状体后囊膜视轴区发生不同程度混浊,后囊膜视轴区混浊形态类型[2]分布见表2。两组后囊膜视轴区混浊情况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两组后囊混浊情况比较 注:P<0.05
2.3 并发症 术后散瞳后裂隙灯检查,所有术眼IOL均在囊袋内,未发生IOL夹持,但A组有4例发生IOL偏位,B组无IOL偏位发生。所有术眼未见黄斑囊样水肿和视网膜脱离。术后早期两组各有6眼前房内有膜性渗出物,经抗炎、散瞳治疗后,1周内渗出物全部吸收。
3 讨论
儿童白内障术后的后囊膜混浊是严重影响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其发生机制是近赤道部残留的前囊膜下晶体上皮细胞向后囊膜中央部移行、增殖、纤维化或赤道部及后囊前残留的晶体皮质纤维化所致。目前一致认为后囊膜混浊的发生与手术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量、残留的晶体皮质多少及手术创伤程度、术后炎症反应等有关。并且年龄越小,后囊膜混浊发生率越高。为了预防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很多学者采用了多种手术方法进行干预,本组将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及PCCC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进行对比研究。
本组资料40例62眼术前与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后囊混浊发生情况看,A组中以纤维化型为主,B组为Elschning珍珠小体型,后囊膜视轴区混浊发生率A组为37.5%,B组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