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与炎症病变有关的手术:急性视网膜坏死虽经抗病毒药物治疗,晚期仍有75%~86%的患者继发视网膜脱离。系由于赤道部或其后部继发广泛的视网膜坏死、穿孔及严重玻璃体视网膜增生病变所致,及时行玻璃体切除并清除增生组织,多数患眼可挽救视力。但仅用药物治疗者则有71.4%的患者眼球萎缩。玻璃体手术在化脓性眼内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配合药物、抓住时机行玻璃体切除术,可使濒于失明的患眼重见光明。亦有对Coats病继发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获得成功的报道,患者视功能恢复较好。
4.合并先天性异常的视网膜脱离:先天性脉络膜缺损的视网膜脱离不易发现裂孔,常规巩膜扣带术疗效不佳。在玻璃体手术中,于高倍镜下观察证实裂孔位于缺损区边缘处,经眼内引流即可达到视网膜复位,沿缺损区边缘行激光光凝封闭缺损区,再充填长效的硅油,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他尚有治疗永存性原始玻璃体增生症、视乳头小凹等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初步研究报道。
5.玻璃体手术与前段病变联合处理:此方法可同时予以修复多处组织损伤。外伤造成的角膜白班或穿通伤合并眼后段的损伤,一般无法进行眼后段手术。1994年有人将人工角膜应用于眼前段和眼后段联合手术中。人工角膜的应用,提供了透明的介质,可使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眼内异物等治疗手术顺利进行;结束手术前,还可行穿通性角膜移植术。避免了分次手术的弊病,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6.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内眼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最终可致患眼失明。选择时机行巩膜切开、完全性玻璃体切除、注入全氟化碳液体,排出全部脉络膜上腔积血,可取得良好效果。此外,亦有人应用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行脉络膜、睫状体肿瘤局部切除,其手术适应证及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探讨。
7.各种新手术后并发的视网膜脱离:治疗眼前、后段疾病的新技术不断发展,给眼部患者带来了光明,这无疑是眼科界的巨大进步。但是任何治疗技术均不可避免地存在操作技巧上的差异。随着近视眼手术、人工晶状体手术的广泛推广,YAG激光在眼科的应用、玻璃体手术中各种填充物的选择及玻璃体手术本身,均可因适应证选择不当,或操作技术不慎,或个体反应的差异,而致各种并发症发生。为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眼科手术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后段手术医生应用玻璃体手术及时处理上述并发症,以尽量减少其损害,已有多篇文献报道。
三、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的引进
玻璃体手术要求应用高精密度的设备,如计算机控制的玻璃体切割机,并具有晶状体粉碎吸出的功能;高清晰度且使用灵便的手术显微镜、各种精细的显微器械、不同种类无损害的内填充物材料,同时要求术者具备较全面的眼科基础理论、丰富的眼底病知识,并熟练地掌握显微手术技术,方能保证预期的手术效果。 1. 眼内填充物材料:1988国内首次报告应用膨胀气体全氟丙烷(C3F8)作为填充物,应用于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目前六氟化硫(SF6)、C3F8已在玻璃体手术中广泛应用。近几年以膨胀倍数介于二者之间的C2F6也在国内开发应用。气体的优点在于表面张力大,可自行吸收,但其有效填充时限较短,不便于下方裂孔的顶压。1993年国内开始应用硅油填充,它具有填充时间长,视网膜复位稳定,术后可以立即补充光凝等优点。但长时期的存留可能出现并发症,最常见有白内障、青光眼、硅油乳化和角膜变性。因此,需要选择适当时间取出是其不利因素。1996年全氟化碳液体的引进,解决了以往难以处理的问题,如巨大裂孔后瓣的复位、晶状体或核及人工晶状体、眼内非金属异物等的取出,同时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膨胀性气体、硅油和全氟化碳液体的国产化,有利于玻璃体手术在我国推广。关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选用何种填充物,应由术者根据填充物的特点、适应证的范围,全面权衡利弊,以做出恰当的选择。
2.器械:眼内各种显微器械如眼内光导纤维、膜钩、不同形式及角度的膜镊和膜剪、笛形针、不同角度的角膜接触镜、广角的倒置镜及眼内冷凝头和激光头等先后引进我国。国内术者自行设计的硅油取出装置简便易行。玻璃体手术中应用的激光封闭裂孔(除后极部极小裂孔外)是视网膜复位的必要条件。激光治疗视网膜血管病变区域和行全视网膜光凝,是对血管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治疗手段。
3.新技术:视网膜切开和切除术的应用,使许多无法展平的僵硬且固定皱褶、视网膜下膜(如“晾衣绳”、“餐巾环”样)、视网膜嵌顿、特别是不易松解的严重前部PVR,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尽管视网膜复位,但大范围视网膜切开或切除仍不可避免地导致低眼压。因此,只有在尽力剥、剪、切除前膜均不能奏效时,方选择视网膜切开或切除。切开或切除范围应超过病变区,但又不能过大,应尽量选择周边部。
4. 对玻璃体基底部和前部PVR的认识和处理:后部增生膜的成功分离并不能避免术后增生性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以至复发视网膜脱离。重要的原因在于前部PVR的发生。前部PVR在术前检查中不易发现,需术中压迫巩膜观察。超声生物显微镜的引进,有利于眼前段的检查,与B超联合应用,有助于前PVR的诊断和手术设计。行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时,应尽可能切净基底部玻璃体,减少前PVR的发生。已发生严重前部PVR者,手术中应行晶状体切除或粉碎吸出,彻底解除前部增生病变的牵拉,必要时行视网膜切开或切除术,方有望成功。
5.对玻璃体后脱离的认识及处理:玻璃体后脱离将影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效果。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正视眼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总治愈率和1次手术成功率明显低于近视眼组,与正视眼玻璃体后脱离发生率低、玻璃体浓缩发生率高有重要关系,影响手术预后。临床实践证明,黄斑裂孔或后极部裂孔的手术成败取决于是否形成了完全的人工玻璃体后脱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