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白内障手术对象主要是老年人群,本组是2001~2004年3年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筛选出年龄超过70周岁以上的患者共152例。有资料表明,目前 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白内障发病率可达80%以上[1]。高龄患者又是全身病发病较多的人群,从术前检查中发现本组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脑梗死等疾病的人数占72.3%。这些老年人对手术应激代偿能力较差,术中术后容易发生意外,严重的甚至会累及眼睛及生命的安全。老年人有因糖尿病术前未有效地控制,白内障术后发生感染,经反复手术治疗仍不能有效地控制感染,最终摘除眼球的教训,最近尚见报道[2]。因此术前进行细致的全身检查实属必要,正确把握手术适应证,对于全身相关的疾病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如手术前血压状况、血糖、血生化、心电图等必须作为常规检查,并且将检出的疾病请相关科室处置,直至这些指标基本正常。脑梗死的患者需待病情稳定一阶段后再行手术治疗。在手术中应根据患者的情况分别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必要时请内科医师到场协助,以保证手术的安全完成。近年来采用的表面麻醉对高龄患者是一大福音,对这些患有全身疾病的高龄患者,可避免球周或球后麻醉可能导致的眶内出血、眼心反射、血管阻塞等并发症,而且由于简单便捷使得超声乳化手术变得更快捷安全,手术后也反应轻、恢复快。正是由于明显地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也相应地扩大了部分高龄患者的手术适应证[3]。
在高龄患者中有些手术相当成功的病例,术后视力却不尽如人意,经检查可发现随年龄递增这种情况就越显著,这提示年龄因素可能对术后视力有一定影响。Frisen(1991年)通过电脑视野计检查发现随年龄递增,眼底视神经细胞不断减少,其数量可达每年减少1万个,到80岁时可减少到占人体30%神经节细胞,这种通过内源性DNA内切酶激活而发生的细胞自然死亡称之为凋亡。瑞士弗拉梅教授对视神经细胞凋亡明确地提及:一个功能正常的细胞,具有感知生物体是否需要它的能力,细胞不断地接受周围环境的信息,然后做出反应,要么继续存活一分为二(复制),要么死去(凋亡),像秋叶一样自然凋落。而凋亡的诱因常为周围环境“信息”的错误或缺乏或缺血缺氧,这些因素往往是发生凋亡的有力刺激因素[4]。因此年事已高的老人们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又可引起视神经乳头有效灌注不足,很容易造成缺血性改变[5]。另外由于高龄老人易患的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等术前未检出的眼底病也会影响术后视力。虽然如此,仍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在存在严重的白内障影响视力的情况下,对高龄患者是否施行手术治疗或者评价手术效果,不能仅仅取决于视力指标,还必须结合患者的病情、日常生活需要和与视功能有关的生存质量(QOL)来考虑[6]。不少老年黄斑变性的患者在白内障术后尽管视物变形、视物发暗,但手术还是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很有帮助,而且通过随诊也未发现病情有所加重[7]。在工作中常见类似病例。因此高龄患者通过术前全面详细检查并给予正确处理,术中进行娴熟快捷的操作,加上术后继续给予眼科及相关学科的治疗、随访,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提高生存质量,因此对高龄患者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还是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苟寒梅.老年眼科疾病.西安:陕西科技出版社、新加坡新亚出版社,1998,49. 2 杨华,王保君,孔德兰.糖尿病患者眼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5):541. 3 陆斌,王文清,陈蕾,等.表面麻醉下的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第七届全国白内障及人工晶体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152-153. 4 [瑞士]弗拉梅(著).姚克(译).青光眼.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7-70. 5 宰春和.神经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151-154. 6 邹海东,缪浴,孙倩,等.初次白内障手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2):119-120. 7 王风翔,何守志,王瑛.老年性黄斑变性合并白内障的手术疗效分析.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5):364.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