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论文汇集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http://www.cnophol.com 2008-7-31 15:11:20 中华眼科在线

  2.手术并发症:32只眼中,有4只眼于剥膜时发生视网膜裂孔;视网膜呈片状出血5只眼;术后人工晶状体下移1只眼;继发性青光眼3只眼,其中2只眼取出硅油后眼压得到控制,1只眼因发展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后行视网膜冷凝联合小梁切除术;玻璃体出血1只眼。
  讨论

  1. 玻璃体切除术适应证:我们在治疗人工晶状体眼RD时选择玻璃体切除术的适应证包括:严重增殖性病变者;常规巩膜扣带术失败后患者;后囊膜混浊、机化膜形成、瞳孔粘连,经YAG激光治疗后仍不能清晰检查眼底者;未发现视网膜裂孔或RD范围与发现的裂孔不相符,怀疑有其他裂孔存在者;后极部裂孔;人工晶状体异位需取出者等。据报道人工晶状体眼RD常规巩膜扣带术后RD复发率为10%~35%,PVR发生率为5%~20%,明显高于一般孔源性RD术后[2,3]。而选择玻璃体切除术,术中能及时发现术前未检出的视网膜裂孔,解除玻璃体对裂孔的牵引,提高手术成功率,且眼内激光光凝可替代由于裂孔不明确可能导致的过度冷凝,减少了术后PVR的发生,有利于视功能恢复。目前有些学者已将玻璃体切除术作为人工晶状体眼RD的首选治疗方法[4,5]。Girard等[3]报告1组无玻璃体切除适应证的人工晶状体眼RD患者,首次治疗采用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发现18.2%的患者有视网膜新裂孔,1次术后复位率为94%,2次术后复位率为100%,术后PVR发生率为3%,77%的患者术后视力≥0.5。Hakin等[5]的研究表明,玻璃体切除术后视功能的恢复优于巩膜扣带术后。

  2.瞳孔成形(或扩大)的处理:瞳孔不易散大、后囊膜和机化膜混浊及人工晶状体的反光可致手术操作困难。对于取出人工晶状体者,可行均匀或数条轮状瞳孔缘切开术,使瞳孔扩大。对保留人工晶状体眼而瞳孔粘连者,可经鼻上、颞上双侧睫状体扁平部巩膜切口,用穿刺刀通过晶状体表面分离瞳孔缘粘连,如瞳孔仍不能扩大,表明瞳孔缘纤维增殖膜存在,可用切割头、眼内显微剪扩大瞳孔,以满足手术需要。在4个象限经睫状体部做缝线以牵拉开瞳孔,术后再拆除缝线,也是较实用的方法之一[6,7]。混浊的后囊膜和机化膜应切除至人工晶状体光学面大小的范围。为减少人工晶状体边缘的光折射及残留周边机化膜的影响,Lincoff和kreissig[8]提出用宽视野全视网膜镜(130°~140° panfundoscopse)结合巩膜顶压可于术前和术中提高视网膜裂孔的发现率。

  3.人工晶状体取出的适应证:术中取人工晶状体有利于观察眼底和小瞳孔的处理,我们在以往的手术中多采取人工晶状体取出术,近年来,我们则尽量保留人工晶状体,因保留人工晶状体有利于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在有硅油眼中能阻止硅油进入前房,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出人工晶状体的适应证:(1) 严重PVR 特别是前部PVR者( 因玻璃体基底部增殖常与后囊膜周边粘连,形成环形收缩或引起视网膜前移,不取出人工晶状体很难彻底解除牵引。取出人工晶状体后,采用双手操作法,一手用膜镊夹起周边部机化膜或将残留囊膜牵向中心部;一手予以切除或剪断,结合巩膜顶压、眼球转动,对去除前部PVR、解除环形收缩非常有利);(2)由于人工晶状体的存在明显影响了眼底病变部位的观察和处理者;(3)人工晶状体明显偏位,经复位后不稳固者。因术后瞳孔的散大、硅油或气体的顶压、俯卧的体位,易引起人工晶状体再次偏位;(4)为植入硅凝胶晶状体眼注射硅油者,因硅油与硅凝胶晶状体表面接触可产生小的油珠贴附,影响眼底的观察和视力。

  人工晶状体眼RD的视网膜裂孔多位于周边部,与基底部玻璃体牵引相关。Lincoff和Krerssig[8]在术中测量裂孔位置时发现,裂孔位于锯齿缘者占82.7%,赤道部者占17.8%,且有半数患者有≥2个裂孔。术中联合应用玻璃体基底部环扎术十分必要。我们多选择4 mm宽的环扎带,除能缓解基底部牵引外,且能对未发现的小裂孔起到顶压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虹,何志平.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74-76.
  2 McHugh D, Wang D, Chignell, et al.Pseudophakic retinal detachment.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1991,299:521-525.
  3 Girard PH, Pouzasl K.Pseudophakic retinal detachment anatomic and visual results.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1995,233:324-330.
  4 Bartz-Schmid KU, Kirchhof B, Heimann K.Primary vitrectomy for pseudophakic retinal detachment. Br J Ophthalmology,1996,80:346-349.
  5 Hakin KN, Lavin MJ, Leaver PK.Primary vitrectomy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1993,231:344-346.
  6 Scott JD, ed.Surgery for retinal and vitreous disease.London:Oxford,1998.277-281.
  7 Wilkinson CP, Rice TA, eds. Michels retinal detachment. 2th ed.St.Louis: Mosby,1997.185-187, 942-943.
  8 Lincoff H, Kreissig I.Finding the retinal hole in the pseudophakic eye with detachment. Am J Ophthalmol, 1994,117:442-446.

 

上一页  [1] [2] 

(来源:中华眼科杂志 2000年第2期第36卷)(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玻璃体切除术,人工晶状体,视网膜脱离)的信息
  热门图文

活泼可爱清纯乖乖妆

化个妖艳的精灵眼妆

室外看奥运要戴太阳镜

办公室里眼镜族的性感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