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中重度眼部烧伤

http://www.cnophol.com 2008-7-31 15:15:37 中华眼科在线

    眼部被碱烧伤及被高温液态钢铁烫伤患者行新鲜羊膜移植,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我院眼科从2003年起对16例眼部碱烧伤及高温液态钢铁烫伤,急性期进行新鲜羊膜移植手术治疗,并随访观察6~24 月,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20眼),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5~60岁,工人10例,农民6例。伤后就诊时间最早30min,最迟1天。碱性原因如下:水泥烧伤6眼,石灰烧伤12眼;物理烧伤原因如下:高温液态钢烫伤2眼。烧伤程度按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通过的分度标准[1]分级如下:Ⅱ度烧伤有4眼(20%),Ⅲ度烧伤有13眼(65%),Ⅳ度烧伤有3眼(15%),

    1.2  治疗方法

    1.2.1  羊膜制备  在无菌操作下取健康新鲜胎盘,将胎盘表面羊膜用0.9%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置于含庆大霉素24万u中浸泡15min,钝性分离羊膜,使其与绒毛膜分离,将羊膜面平铺于粘贴手术巾的纸片上,上皮面向上。根据所需羊膜大小修剪,羊膜取材后10h内使用。

    1.2.2  手术方法  新鲜羊膜移植手术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用显微剪剪除眼球表面坏死结膜及筋膜,用刀片刮除角膜表面坏死组织,彻底止血后用羊膜覆盖于角结膜创面上(羊膜上皮面向上),先用10-0无损伤线将羊膜植片全周边缘与患眼结膜创缘穿过相应浅层巩膜组织缝合固定,然后在角膜缘处用10-0无损伤线分别缝合4~8针将羊膜固定。最后部分早期碱烧伤严重的病人从6点处前房穿刺放出部分前房水。

    2  结果

    新鲜羊膜移植的20眼术后观察结果表明,新鲜羊膜植片未见溃烂、融解和吸收,无新生血管长入,周边对合愈合好,无荧光着色,术后3~6天羊膜出现轻度水肿和灰白色,随后逐渐透明,又增厚,术后10~15天拆除缝线。Ⅳ度烧伤的3眼后又行角膜移植、睑球粘连分离术。

    观察术后结果表明,角结膜未见融解,无穿孔,视力检查结果表明均较术前提高。术后3个月~2年随访,20眼中,17眼有角膜上皮完整,荧光染色阴性,角膜缘无新生血管,睑球粘连4眼,3眼始终难以建立完整眼表,后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及角膜板层移植手术等。矫正视力达1.0者2眼,介于0.5~0.8之间者5眼,0.25~0.4之间者7眼,<0.25者6眼。

    3  讨论

    眼部碱烧伤后,碱性物质能溶解、软化蛋白质,高浓度的碱烧伤可使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等蛋白质凝固,并很快向周围及深层组织扩散,使组织迅速广泛坏死,角膜缘及结膜细胞损伤和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白细胞浸润,加重炎症反应。角膜缘组织细胞损伤,血液循环功能下降,阻碍干细胞增生、分化,使角膜缘屏障功能下降,导致结角膜上皮侵入新生血管。钢水铁水烫伤原理相似。中、重度碱性烧伤,防止角结膜融解、坏死及治疗后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和睑结膜粘连,是碱性烧伤、钢水铁水烫伤的关键问题。所以早期行新鲜羊膜移植手术可防止角膜溃烂穿孔,减轻角膜炎症和抑制新生血管形成。

    羊膜是一种透明、有一定韧性,但无神经血管和淋巴的组织,约0.02~0.05mm厚,新鲜羊膜不仅能有效地防止角结膜溶解及角膜穿孔,防止睑球粘连及减少新生血管形成,而且可以推迟角膜缘排斥反应,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新鲜羊膜中的某些抗炎因子等成分,可减轻角膜炎症反应,为以后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眼外伤职业眼病学组.眼部烧伤分度标准.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83,5(5):120-121.

(来源: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羊膜移植,眼部烧伤)的信息
  热门图文

活泼可爱清纯乖乖妆

化个妖艳的精灵眼妆

室外看奥运要戴太阳镜

办公室里眼镜族的性感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