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深层巩膜翻转引流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21例26眼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深层巩膜反转引流手术,术后随访降压效果及并发症3个月~4年。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64.36mmHg(1kPa=7.5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9.41mmHg。无一例发生前房延缓形成。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深层巩膜翻转引流术可有效地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提高一次手术成功率。
青光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一种广泛应用的滤过性手术,但术后滤过泡纤维组织增生,瘢痕粘连,难以保持其长期有效的滤过功能。为解决长效滤过问题,我们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深层巩膜翻转引流术治疗青光眼21例26眼,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26眼青光眼患者,男6例7眼;女15例19眼,年龄45~80岁,平均65.62岁,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16例19眼,间歇期5例7眼。术前眼压18.86~109.28mmHg,平均64.36mmHg,C值<0.12,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术前2%匹罗卡品缩瞳,噻吗心胺眼药水滴眼,甘露醇静脉点滴及乙酰唑胺联合使用降眼压至平稳。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消毒及麻醉同常规小梁切除术,以12点为中心作为穹隆部为基底结膜瓣,做5mm×4mm以角膜缘为基底的梯形1/3~1/2巩膜瓣,分离至透明角膜内1mm,做一侧巩膜组织不切断的常规小梁切除(1.5mm×4mm)成条状巩膜瓣,厚度可适量剪切,翻转缝于相应一侧的巩膜上,相应切口作虹膜周切,巩膜瓣两端及两侧缘各间继缝合1针,结膜瓣两侧间断缝合。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地塞米松2.5mg,单眼包扎。术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眼液滴眼,活动瞳孔,全身适量抗生素静滴,每日观察结膜切口有无渗漏,滤过泡形成及前房、角膜情况,随访3个月~4年。
2 结果
2.1 眼压 术后眼压全部控制在正常范围,无需用降眼压药物,术后一周平均眼压8.24mmHg,术后随访最终平均眼压9.41mmHg。 2.2 术后滤过泡 按Kronfeld分型 [1] :Ⅰ型滤过泡19眼,Ⅱ型滤过泡7眼。
2.3 前房形成时间 20眼于术后24h内形成前房,另6眼于3天内形成,无一例发生前房延缓形成。
2.4 并发症 主要是轻度虹膜炎症,经散瞳抗炎后炎症消退,无一例出现切口渗漏及角膜上皮损害,无前房出血。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