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的主要并发症。方法 对2132例(4036眼)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屈光度-0.50D~-12.00D,散光度-0.25D~-6.00D,角膜瓣厚度为130μm,逐一分析所有出现过的并发症。结果 术中并发症:主要为不良瓣,包括不规则瓣3例,游离且不完全瓣2例,完全游离瓣1例,瓣未切到位5例,瓣过薄4例。角膜瓣位置偏离、角膜缘血管翳出血、洗衣板现象、角膜板层间异物残留、球结膜严重水肿、结膜下出血各若干例。术后并发症:瓣溶解1例,瓣移位皱褶5例,上皮植入2例,欠矫10例,过矫5例,层间沙漠反应1例,黄斑出血1例,偏心切削、层间异物、结膜下出血、层间色素沉着、眩光、近视力恢复慢、视疲劳、眼干燥等若干例。结论 LASIK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术中并发症可因手术技巧的提高而避免;术后并发症可因手术设计的完善、设备的改进而减少。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近视;并发症;角膜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是一种屈光性角膜手术[1]。其在近10年内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尽管相关技术日臻完善,但由于多种因素,也存在着许多并发症。我科自1999年6月以来,已为2132例(4036眼)患者施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其中LASIK约占总手术的96%以上。现将所有LASIK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相关并发症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行LASIK治疗后的患眼4036眼,患者年龄为17~40岁(17岁者5例,均因征兵体检等特殊原因施行)屈光度-0.50D~-12.00D,散光度-0.25D~-6.00D。术前检查:包括远近视力、最佳矫正视力、验光、测眼压、角膜地形图、裂隙灯和眼底检查、超声角膜测厚等[2]。
1.2 手术方法 采用德国Moria公司自动微型板层角膜刀,准分子激光机为美国富豪公司的Technolas217c型,波长为193nm,脉冲频率50Hz,脉冲宽度18ns,能量密度120mJ/cm。治疗前先换气,然后测试激光能量,将患眼资料输入并复核,确定切削的参数。综合考虑术前中央角膜厚度和手术的总切削深度,使行准分子激光切削后角膜床中央厚度不低于250μm。以验光的度数再加10%作为LASIK的切削量。用0.4%的盐酸奥布卡因表麻剂点眼3次,患者取平卧位,开睑器开睑,用角膜标记器在角膜表面做划痕标记,放置负压吸引环,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显微镜下行角膜板层切削,翻转角膜瓣,嘱患者继续注视眼球固定指示光源,瞄准瞳孔中心,聚焦后开始做激光切削,切削时不断吸干切削区过多水分,同时注意保护角膜瓣的内表面,避免激光损伤。切削完成后,角膜基质床面及角膜瓣内表面用BSS液稍做冲洗,将角膜瓣复位,再将冲洗针头插入瓣下用BSS液轻轻冲洗,同时注意按所做标记对位。随后,用海绵吸除瓣缘溢出的水液,并在瓣上向周边做放射状轻柔按压,以消除皱褶,随后在空气中干燥约5min,待角膜瓣黏附牢固。术毕,用妥布霉素眼液滴眼,再用塑料硬壳眼罩护眼[3]。
2 结果
2.1 术中并发症 主要为不良瓣,包括不规则瓣3例,游离且不完全瓣2例,完全游离瓣1例,瓣未切到位5例,瓣过薄4例。另外,角膜瓣位置偏离、角膜缘血管翳出血、洗衣板现象、角膜板层间异物残留、球结膜严重水肿、结膜下出血各若干例。
2.2 术后并发症 瓣溶解1例,瓣移位皱褶5例,上皮植入2例,欠矫10例,过矫5例,层间沙漠反应1例,黄斑出血1例,偏心切削、层间异物、结膜下出血、层间色素沉着、眩光、近视力恢复慢、视疲劳、眼干燥等若干例。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