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 果
没有患者感受到激光皮肤再铺平或睑成形术的任何不良的反应。所有患者对他们最终美学效果均感到满意。患者平均年龄63岁(范围,45~84岁)。除1例之外,所有患者属于Fitzpatrick Ⅱ型皮肤。皮肤再铺平后上皮再形成持续时间平均6.9天(范围,4~10天)。观察到的上皮再形成的持续时间或病理组织学变化无性别差异。由于激光皮肤再铺平后1周获得的标本显示表皮没有很好地愈合,这些资料不包括在本文中。表皮的愈合和真皮的愈合分别讨论(表1和表2),4周结果的讨论没有提供用作说明的组织学标本。
激光再铺平后2周,表皮有明显的改变(图1)。正常表皮突消失和表皮灶性增厚。与毗连的未照射激光的皮肤厚80μm比较,新的表皮平均厚100μm。未注意到有柱状基底角化细胞,与再生上皮相符。有少量黑素细胞,但偶见明显的成簇的黑素细胞。表皮的极性是不正常的。激光再铺平后4周、灶性棘皮症持续存在,但在其他区域,表皮是正常的80μm厚。在基底层,角化细胞再次变为柱状并有明显的黑素细胞。同样,正常的波浪形表皮突结构也再形成。极性呈变异性。激光再铺平后3个月,先前表皮的变化几乎完全正常化,仅有最轻度的棘皮症(图2)。表皮突呈轻度的波浪形,但较健康的、未经治疗的皮肤平坦。注意到有黑素细胞全部补足和极性正常的表皮。
图1 CO2激光皮肤再铺平后2周的上眼睑皮肤,显示正常的波浪型表皮突消失和真皮与表皮界面
的极性消失。有少数色素细胞和无柱状基底层的角化细胞(苏木精-伊红,原大×10)
图2 眼睑皮肤激光再铺平后3个月,几乎正常的表皮突很明显。出现一些正常成熟的柱状基底角化细胞(大箭头)。在真皮表皮交界处可见到散在的黑素细胞(苏木精-伊红,原大×8)
CO2激光再铺平后2周,显示真皮有很大的变化(图3)。修复范围达到700μm并且界限不清楚。修复区内的成纤维细胞从纤细和梭形改变成了多角形,含有星状胞质和巨大细胞核。也有显著的炎性浸润,其组成主要有少量单核细胞,并偶见异物巨细胞。在这种浸润中,小毛细血管显著。胶原基质水肿,充满葡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弹性纤维染色显示在乳头和网状真皮浅层中的纤维有不同的灶性丢失的改变(图4)。在一些区域,受损的弹性纤维似乎是被浸润物“向下推”。
图3 眼睑皮肤二氧化碳激光再铺平后2周,修复区延伸至真皮网状层的浅层(大箭头),由存在于水肿的和发炎的基质中的疏松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并出现散在厚壁的毛细血管(小箭头)(苏木精-伊红,原大×4)
图4 眼睑皮肤CO2激光再铺平后2周,弹力纤维几乎完全消失,仅有极少数弹力纤维残留(箭头)[Verhoeff-van Gieson(EVG)原大×5]
激光再铺平后4周,显示真皮浸润的细胞成分明显减少。梭形成纤维细胞出现,但数量常减少。同样,在这些细胞之间有胶原基质增加,基质水肿和葡萄糖胺聚糖沉积较少。修复区的厚度至少为500μm。出现散在的单核细胞,但较前明显减少。偶见毛细血管扩张。在修复区,弹性纤维即使不缺乏,也减少了。激光再铺平后3个月,真皮显示散在的单核细胞浸润和明显的少量纤维变性(图5)。有显著的大内径的毛细血管扩张,没有明显血管生成的扩张的血管。Shikata染色证明,在浅层真皮乳头中有新形成的弹性纤维(图6)。
图5 眼睑皮肤CO2激光再铺平后3个月。修复区(大箭头)清晰可见,为有极少量炎性细胞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毛细血管的少细胞的纤维化带(小箭头),(苏木精-伊红,原大×4)
图6 眼睑CO2激光再铺平后3个月,有新的弹力纤维沉积(箭头)(Shikata,原大×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