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药学 >> 临床研究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滴眼瓶颈口微生物污染可能性的临床观察

http://www.cnophol.com 2008-10-16 16:14:31 中华眼科在线

  滴眼是眼科最常用的给药途径,滴眼瓶是眼科患者最常使用的眼科制剂容器。大多数情况下,滴眼过程是患者自己完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眼瓶颈口易受微生物污染,一旦发生致病菌的污染,对角膜上皮不完整或有内眼手术切口的患者,可能造成眼表面或眼内感染,为了解滴眼瓶颈口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我们对在临床应用条件下滴眼瓶颈口进行了细菌及真菌培养观察。

  1 材料方法

  观察对象与分组:眼科门诊患者。随机将21名患者分为7组,每组3人。嘱其按常规方法滴眼,每日3次,之后盖紧瓶盖,常温保存。所用滴眼瓶为60Co消毒合格,眼液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并培养证实无细菌及真菌。

  样品取集:分别于滴眼后1~7天,每日收集1组患者使用的滴眼瓶,进行颈口细菌及真菌培养。

  培养方法:眼科常规营养肉汤培养法和塞保罗氏培养基法。细菌培养放置37℃24小时孵箱,48小时转种血平皿37℃24小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有细菌生长,按标准细菌鉴定方法鉴定。真菌培养放28℃孵箱10天观察结果。

  2 结果 见表1及表2

表1 滴眼瓶颈口培养结果

分  组 细菌培养(P/T) 真菌培养(P/T)
一天组

  二天组

  三天组

  四天组

  五天组

  六天组

  七天组

2/3

  1/3

  1/3

  0/3

  2/3

  1/3

  3/3

0/3

  0/3

  0/3

  0/3

  0/3

  0/3

  0/3

合  计 10/21 0/21

  注:P为阳性标本数 T为标本总数

表2 滴眼瓶颈培养阳性菌谱

菌   株 例  数
表皮葡萄球菌

  四联球菌

  革兰氏阳性杆菌

  革兰氏阴性杆菌

  (非致病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3

  1

  1

  3

  1

  1

合   计 10

  3 讨论

  我们的实验观察发现,在常规应用条件下,滴眼瓶颈口污染细菌的可能性较大,滴眼瓶开封后7天内检出率为49%,真菌培养均为阴性。对患者职业随机抽样,干部占24%,学生占19%,工人占19%,农民占24%,其他占14%,分布基本均匀。其细菌检出情况:干部占20%,学生占20%,工人占20%,农民占30%,其他占10%。由此可见,农民所用滴眼瓶细菌污染率略高于其他职业。在滴眼瓶颈口培养阳性菌谱中,污染菌多为正常菌群,即条件致病菌,但也有致病菌污染。细菌污染受多种因素影响:(1)环境因素:滴眼瓶开盖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室内温度较高,空气污染严重,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2)个人因素:患者在滴眼时,滴眼瓶接触受污染的皮肤、眼睑、手等,而造成滴眼瓶的污染。如患者本身就有致病菌感染,即可造成反复感染。(3)时间因素:同一瓶滴眼液用的时间越长,滴眼瓶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叮嘱患者滴眼时,除让患者注意打开瓶口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随时盖好瓶盖,在阴凉处或4℃冰箱保存外,还应注意个人卫生,远离污染区及滴眼液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用完,避免长期点用造成滴眼瓶颈口的污染。尤其对内眼手术后患者,更应引起重视,以免术后感染,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同时临床医生也应注意由于滴眼瓶的污染所导致眼内感染的可能性。

(来源:眼科 1999年第3期第8卷)(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科,中华眼科在线,眼睛,眼药水)的信息
  热门图文

容祖儿最抢眼的橘色眼

秋日时尚烟熏妆

6个小诀窍让双眼更勾魂

整形美容手术成功的四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