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结果
2.1 临床观察
所有术眼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角膜内皮混浊,1周内角膜恢复透明。眼前节及眼底无明显异常。晶体后囊混浊分级[1]如下:0级:后囊无混浊;Ⅰ级:后囊轻度混浊,眼底可见;Ⅱ级:后囊中度混浊,眼底部分可见;Ⅲ级:后囊重度混浊,眼底完全不见。术后3个月两组晶体后囊混浊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检验,P<0.05),见附表。另外,在三种不同浓度的用药组中,晶体后囊混浊程度无明显差异。
附表 术后3个月晶体后囊混浊情况(眼数)
晶体后囊
混浊分级 |
用药组 |
对照组 |
200μg/ml |
400μg/ml |
800μg/ml |
0
Ⅰ
Ⅱ
Ⅲ |
7
1
0
0 |
7
1
0
0 |
8
0
0
0 |
12
8
4
0 |
2.2 光镜观察 对照组:晶体后囊前表面可见单层排列的晶体上皮细胞(图1),形态与前囊下上皮细胞一致。用药组:各浓度组晶体后囊前表面无上皮细胞或只有散在的晶体上皮细胞(图2)。两组角膜内皮、虹膜睫状体、小梁、巩膜、脉络膜和视网膜组织未见明显异常。
图1 对照组术后3个月,晶体后囊膜可见单层排列的晶体上皮细胞HE×200
图2 用药组术后3个月,晶体后囊膜无明显晶体上皮细胞HE×200
2.3 电镜观察
2.3.1 扫描电镜 对照组:晶体后囊表面较粗糙,可见较多B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附着(图3)。用药组:各浓度组晶体后囊表面较光滑,少见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图4)。
图3 对照组术后3个月,晶体后囊表面粗糙,可见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附着EYM×5800
图4 用药组术后3个月,晶体后囊表面较光滑,未见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ETM×5800
2.3.2 透射电镜 对照组:晶体后囊前可见单层排列的晶体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无异常改变(图5)。用药组:各浓度组晶体后囊无明显晶体上皮细胞(图6)。
图5 对照组术后3个月,晶体后囊膜可见单层排列的晶体上皮细胞SEM×7000
图6 用药组术后3个月,晶体后囊膜无明显晶体上皮细胞SEM×7000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