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出血的手术治疗 眼科新进展 2000年第1期第20卷 临床报告 作者:刘玲华 刘惠 胡滨 单位:刘玲华(150010 哈尔滨市眼科医院);刘惠(150010 哈尔滨市眼科医院);胡滨(150010 哈尔滨市眼科医院) 关键词:玻璃体出血;玻璃体切除;手术时机 分类号:R7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41(2000)01-0075-02▲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性和必要性随着现代显微内眼手术的不断深入开展,其疗效和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现将应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玻璃体出血10例12眼总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6~1997年以玻璃体出血收住院病人10例12只眼,男6例,女4例,年龄27~62a,平均43.9a。病程5d~12mo,平均4.12mo。术前视力光感者8只眼,眼前数指者2只眼,0.01者2只眼。因眼外伤引起眼内出血5只眼;静脉栓塞出血1只眼;高血压性出血2只眼;珠网膜下腔出血2只眼;原因不明性出血2只眼。
2.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人采用闭合式三通道睫状体平部巩膜切口。使用Topcon OMS600型手术显微镜,Storz玻璃体切割机。全部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术中有5只眼因外伤性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了晶状体,其中1眼术后1mo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眼内激光硅油注入。2只眼伴视网膜脱离行环扎外垫压,冷凝放水注气(C3F8)术。5只眼行玻切、环扎、注气术。4只眼单纯玻璃体切割术。 2 结果
2.1 视力 术后随访3~12mo,平均6.8mo。手术前后视力见表1。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单纯性玻璃体积血无合并PVR形成的病人术后视力佳。合并有手术前后视功能损害的病人视力恢复差。
表1 手术前后患者视力比较
光感 数指 0.01~ 0.05~ 0.1~ 0.3~ 0.5~ 手术前 8 2 2 手术后 2 1 1 4 1 3
2.2 术后玻璃体情况 术后最初7~10d内,由于手术本身炎症反应,玻璃体透明度略下降。经局部全身激素应用,10d后玻璃体清晰度逐渐增强。3wk后玻璃体一般情况下透明良好。
2.3 并发症 术中1眼因撕剥视网膜前膜时网膜组织与玻璃体机化组织牢固粘连形成医源性裂孔,术中行水下电凝,光凝封闭裂孔,术后网膜在位。1眼术后1mo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PVR形成,再次手术复位。其他病人未见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玻璃体出血是眼外伤或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1]。出血不仅屈光间质混浊影响视力,而且严重破坏眼部组织。对通常药物不能治愈的病人采用玻璃体切割术可使过去认为治疗无望的病人得到救治,也为出血同时伴有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和球内异物等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玻璃体手术能够消除玻璃体混浊,解除视网膜牵拉,同时也会因为手术时机及适应证掌握不好引起严重并发症,重者在短期内失明。我们应根据病人玻璃体形态学变化,有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性玻璃体混浊,有无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估计视功能情况等掌握好手术时机及适应证。我们主张,眼外伤合并有眼内炎,眼内异物玻璃体出血在控制炎症的基础上于24~48h内及时手术。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应在伤后2wk内进行手术。因此时切除眼内血块和炎症产物,能够避免血液成分对创伤修复过程的过度刺激,减少眼内纤维组织增生和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非吸收性出血出现明显玻璃体浓缩或有早期增殖性改变迹象时应及早考虑手术。对药物治疗不能吸收玻璃体持续混浊、严密随访观察无视网膜脱离者可在3~6mo行玻璃体切割术[2]。一般认为6mo后积血不能吸收,则自行吸收的可能性就很小,无论有无视网膜脱离均行手术治疗。如果年龄在12a以下,主张药物治疗不宜超过3mo,3mo未吸收应早期选择手术治疗,以免致形觉剥夺性弱视[3]。
玻璃体切割是眼科显微手术中一种复杂而风险大的手术,术中易出现睫状体脉络膜脱离、晶状体损伤、视网膜血管损伤性出血及医源性裂孔等;术后眼压升高、玻璃体再出血、眼内感染及视网膜脱离等。本组病人1眼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及时妥当处理后效果良好。1眼因术后玻璃体浓厚渗出形成PVR而最终眼内注入硅油后视网膜复位。
本组10例12只眼,由于严格控制掌握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的选择,术前做好准备,术中细心操作,将病变的玻璃体自中轴到周边部彻底清除,必要时配合膜剥离,条索切断,气液交换玻璃体内注气及硅油应用,巩膜外加压环扎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风鸣.眼科全书(中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2417-2418. [2]严 密.眼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03-104. [3]张卯年,马志中.玻璃体显微手术学[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6∶112-113. 收稿日期:1998-08-10 修稿日期:1998-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