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热点新闻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三峡好人”如愿捐献眼角膜

http://www.cnophol.com 2008-11-5 10:10:44 中华眼科在线



    三水首位捐献眼角膜的三峡移民去世,但其捐献遗体的遗愿终未实现
 
  文/图 本报记者许伟明
  
  七年前,张吉成和妻儿从重庆三峡库区移民至三水大塘新岗村;四年前他不幸身染恶疾瘫痪在床,病痛中他许下捐献眼角膜和遗体的诺言(见本报2007年7月27日A7版);前晚9时许,这个和病痛顽强搏斗了四年的乐观汉子离开了爱他的妻子和一对年幼的孩子,静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昨日凌晨0时许,广州中山眼科中心的两名医生赶到张吉成家中,取下其眼角膜,了却了他的一个心愿。

  “好人”终了心愿

  前日下午,张吉成的妻子郭芝凤眼看丈夫快不行了,她焦急地不停拨打接受眼角膜捐献的广州中山眼科中心的电话,但一直没打通。当晚9时,丈夫刚刚离开人世,仍没有接通。“眼角膜必须在死亡后6小时内取出才有效,不然就白费了。”

  郭芝凤在给本报记者的电话中焦急万分。后在记者的提醒下才知道,医院提供的是座机号码,而她在拨打时未加拨广州区号,因而总是打成空号。电话终于打通了,郭芝凤和医院取得联系,医院称马上派人过来取眼角膜。“我感到轻松很多,不用再担心我老公的临终愿望会落空。”

  前晚10时许,记者来到新岗村内,郭芝凤的众多邻里,在雨中等待医院的车辆。被雨水打湿的地上还有鞭炮响过的痕迹。邻居洪先生说,人死后就立即放鞭炮,是他们老家三峡巫山县的风俗,表示为死者送行。

  张吉成躺在家中厅内的一块木板上,上面盖着白色被子,妻子郭芝凤表情静默地在旁边守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房间内安静地坐着,眼中含着泪。

  昨日凌晨0时,广州中山眼科中心的车辆到达村中,两名医生进入房内,和家属签了相关文件。0时30分,医生顺利取下张吉成的眼角膜。据悉这也是三水区首例捐献的眼角膜。

  祝福一路走好

  2001年8月,张吉成带着妻儿,从三峡移民到三水大塘新岗村。2004年4月,张吉成患了一种患病率极低的“多发性运动神经元病”,肌肉开始萎缩,体重迅速下降。

  得病的头一年,他还能在村里走走,但这以后就全依靠轮椅;两年前由于舌头、口腔的肌肉萎缩,开始说不出话,吃的全是流食。治疗过程中,张吉成有了捐献整个眼角膜和遗体的念头。“一开始我觉得很惊讶,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呢。”郭芝凤说,在丈夫的坚持下,郭芝凤辗转联系到广州中山眼科中心,双方签了捐献眼角膜的意向协议,但受殡葬管理方面的规定约束,张吉成捐赠遗体的愿望暂时无法实现。

  张吉成病后,妻子郭芝凤担起家中全部重负。当丈夫后来说不出话时,全靠眼神会意,“他眨眼,就表示要翻身了,眼神指向‘冷热’时,就要调整空调温度了。”她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陪在丈夫身边,全靠眼神与丈夫沟通。一对儿女也很孝顺,14岁的儿子张伟每天放学回家一放下书包,就马上过去给父亲按摩。为了治病,家里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但他们始终不肯向别人求助。

  “他们是新岗村‘伟大的人’”,邻居龚女士说,患病前的张吉成待人非常热诚,时常帮助邻里,“祝愿好人一路走好”。

  昨日下午,记者了解到,当地村委会已经为其家属送去1000元,大塘镇民政部门也派人去看望了家属,提供了安葬费和购买陵墓的费用。当地政府部门表示还将继续提供帮助,解决死者家属的实际困难,尤其是将来孩子的上学问题。

 

(来源:佛山日报)(责编:zhang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捐献眼角膜,眼角膜)的信息
  热门图文

爱美就不要吝啬

秋水明眸滋润心得

保你成为人气女王的8款

眼部肌肤年龄测试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