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身或局部的病变可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血液微循环障碍和血管通透性改变,进一步引起视网膜缺氧,乃至水肿,随之视网膜组织对缺氧发生一系列代偿性反应,在各种细胞因子、细胞内外调控机制的共同作用下生成新生血管,目的是补偿缺血缺氧的视网膜。视网膜新生血管相关疾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关键。本文对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药物 治疗
0引言
视网膜新生血管的治疗较为困难,尤其是药物治疗较少,因此,常成为视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虽然激光、手术及放射疗法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或阻止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但均有不可避免地损害健康组织的潜在危险,寻求特异且有效的药物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一直是眼科研究人员研究的热点方向。
1类固醇药物
1.1曲安奈德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含氟长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的学者认为TA可通过下调炎症标记物、内皮细胞的渗透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等,或通过抑制能释放促新生血管形成因子的白细胞治疗新生血管[14]。Brooks等[5]通过玻璃体腔注射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黄斑囊样水肿的患者并检测玻璃体中VEGF的含量的研究认为,TA可降低玻璃体中VEGF的含量。Xu等[6] 依据氧浓度(正常,低浓度,高浓度)和TA浓度(0.05,0.1,1g/L)的不同分为八组,将TA加入到体外培养的恒河猴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F/6A)中,用MTT法测定TA对RF/6A细胞活性的影响。24h后观察发现TA可阻滞内皮细胞由S期进入G2~M期,从而降低其有丝分裂能力,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并可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各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A)是肾上腺糖皮质类激素。由于DA在玻璃体内的半衰期短,仅为2.5h[7],代谢过快,以及血眼屏障的存在,因而限制了它在眼后节疾病方面的应用。有学者提出多聚体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包载的醋酸地塞米松(DAPLGA)纳米粒进行玻璃体内注射,可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并且延长了药物的释放时间,使药物达到了可控释放[8]。玻璃体内注射DA的安全剂量范围不尽相同,但目前临床常用剂量为0.4~0.8mg/0.1mL[9]。研究发现,1~200mg/L药物浓度可刺激细胞增殖,VEGF表达增强;200~400mg/L药物浓度逐渐出现细胞增殖率下降,VEGF表达降低趋势[10]。以上研究表明对于体外培养或缺氧培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DA在低浓度可刺激细胞生长,高浓度可抑制细胞生长,这一过程可能与VEGF的表达有关。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