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11 9:39:51 中华眼科在线

  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 vertical deviation, DVD),又称交替性上隐斜、双上隐斜、双上斜视等。是一种与一般斜视的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的眼球垂直运动异常[1]。DVD的特点是交替遮盖双眼时,被遮盖眼出现上斜状态,同时伴有隐性眼球震颤,也可合并有内斜视或外斜视。我科自199905/200704共收治93例DVD患者,手术后收到良好效果。

  1临床资料
   
  本组93例患者,男37例,女56例。年龄5~47岁。单纯上斜视56例,合并内斜视6例,合并外斜视31例。所有患者均表现有单眼或双眼的上斜视,程度可不相等,斜视角不稳定,很难用三棱镜准确中和。斜视度10△~55△。手术前均行视力、屈光状态、眼底、眼球运动、同视机、三棱镜、立体视等检查。53 例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者,首选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剪开颞下方穹隆部球结膜,分离暴露出下斜肌,用60线将下斜肌做双套环缝线后切断肌肉,将其固定在下直肌附着点颞侧缘巩膜上[2]。40例无下斜肌功能亢进者,选择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后徙量为6~10mm。合并内、外斜视 37 例,同时行水平斜视矫正术。但在1只眼球上不能同时切断3条直肌,必要时可在3mo后2期手术。
   
  患者93例出院时第1眼位上斜视度数≤5°,外观满意,随访时间1~2a,正前方无自发性上斜,无1例出现眼球上转受限及睑裂变化。

  2讨论
   
  DVD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且与一般斜视的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其临床特点为:(1)交替遮盖双眼时,被遮盖眼出现不随意向上偏斜,去除遮盖后,上斜眼缓慢下降至水平位。(2)常合并隐性眼球震颤[3]。(3)视力多数良好。(4)双眼单视功能往往不佳。(5)常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6)可合并水平斜视。(7)通常为双眼发病,但程度可以不相等。(8)斜视度不稳定,很难用三棱镜准确中和。(9)部分患者出现头位异常。
   
  治疗原则:上斜视程度小,第1眼位不暴露角膜下方巩膜者,则不需手术治疗;第一眼位明显上斜,影响外观者,大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1)下斜肌后徙转位术:当DVD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时,应首选下斜肌后徙转位术,这样既减弱了下斜肌的上转功能,又加强了下直肌的力量[4,5],改变了正前方的上斜状态。。(2)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在无下斜肌功能亢进时,可选择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后徙量为第一眼位上斜10△~15△者,上直肌后徙6mm;上斜16△~20△者,上直肌后徙8mm;上斜≥20△者,上直肌后徙10mm。(3)合并水平斜视时,可行水平斜视矫正术。但在1只眼球上不能同时切断3条直肌,防止引起眼前节缺血,必要时可在3mo后2期手术。
   
  DV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斜视,主要表现为双眼交替上斜视,常伴有隐性眼震、下斜肌功能亢进和水平斜视。当第1眼位出现明显上斜视、影响外观时,可行手术治疗。若合并下斜肌功能亢进,首选下斜肌后徙转位术;无下斜肌功能亢进,选择上直肌超常量后徙术,以改善外观,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参考文献】

   1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8732874

  2崔国义,王慧,郭素梅,张五岳.分离性垂直偏斜手术治疗探讨.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0;8(3):106

  3杨景存.眼外肌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1

  4任兵,高晓唯,罗英,冯洁,许振华.下斜肌转位及部分切除术矫正大角度垂直偏斜32 例.国际眼科杂志2005;5(4):696697

  5甘晓玲,李巧娴,郭静秋.分离性垂直斜视的手术治疗.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0;8(4):146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斜视,手术)的信息
  热门图文

个性酷女时髦中性眼妆

冬季最动人美丽落叶眼

梦幻魅力洋娃娃烟熏妆

五种果汁帮助你击退黑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