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器官培养角膜保存的现状及展望

http://www.cnophol.com 2008-12-18 13:57:07 中华眼科在线

  5器官培养保存角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历经众多学者的深入研究,器官培养法早期存在的问题如技术复杂、培养液污染和植片水肿等已有所改进[19],但仍还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静态、封闭的系统中,角膜与周围环境传质(物质交换传递)能力差,营养物质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和补充,代谢产物和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的环境不再适合细胞的代谢,甚至危害其正常生存。用于培养组织和细胞的培养液是一种多种组分共存的、复杂的混合溶液,因此必须对它的养分浓度、pH值等进行维持,以达到适合细胞生长的要求[20],这就需要培养系统有足够的传质能力。在器官培养系统中,角膜靠简单渗透扩散方式从培养液中获得氧及其他营养物质,也以同样的方式向培养液中排出二氧化碳及其他代谢废物[21]。目前的器官培养系统由于受传质因素限制,角膜组织内部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其代谢废物也不能及时排出,容易导致细胞代谢异常甚至死亡,形成组织“空化”现象[22]。尽管有不少学者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使用高营养培养基、定期换液等,改善了角膜的氧及营养物质的供应,但仍未突破传质因素的限制,而且人为地更换培养液,操作复杂,不能保持角膜生存环境的稳定以及有效防控培养中的污染。

  6展望

    器官培养角膜保存在保持细胞活性、提高移植成功率和减少术后感染等各方面与其它保存技术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如何尽可能真实地模拟正常生理环境、最大程度维持细胞活性、延长保存时间并减少微生物污染成为该技术能否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由于生命科学领域的飞跃发展,组织工程的某些技术和理论也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为解决器官培养技术中的许多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和思路[23]。灌流培养技术作为一种动态细胞培养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工程领域,其通过可控流速的灌流,可以连续恒定地更新培养液,从而促进器官组织对培养基的使用、及时消除培养系统中代谢产物的影响、维持相对稳定的培养液浓度和pH,同时其内循环能有效保证培养物表面具有良好的对流传质。这些特点不仅适合于器官组织长时间培养保存,也便于对代谢产物进行收集用于代谢研究[24],同时培养系统的密闭性和程序化等特点大大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劳动力消耗并减少了外环境的污染。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这些最新技术的逐步引入,今后的器官培养角膜保存技术不再是单一的培养模式,而是向着自动化、效率化、规模化、经济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Summerlin WT, Miller GE, Harris JE. The organcultured cornea:an
in vitro study.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73;12(3):176180

  2 Sperlin S.Human corneal endothelium in organ culture. Acta Ophthalmol 1979;57(2):269276

  3 Lindstrom RL, Doughman DJ, Skelnik DL, et al. Minnesota system corneal preservation. Br J Ophthalmol1986;70(1):4754

  4 Pels L. Organ culture: the mothed of choice for preservation of human donar corneas. Br J Ophthalmol1997;81(7):523525

  5 MollerPedersen T, Hartmann U, Moller HJ, et al.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organ culture media for eye banking using human donor corneas. Br J Ophthalmol2001;85(9):10751079

  6杨玉洁,高晓维,任兵.角膜保存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08;8(7):14351437

  7 Ayoubi MG,Armitage WJ,Easty DL. Corneal organ culture;effects of serum and a stabilised form of Lglufamine. Br J Ophthalmol1996;80(8):740744

  8赵靖,谢立信.器官培养法保存人角膜.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1;25(6):335 339

  9林宝涛,姚晓明,黎明.角膜保存的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07;7(5):13871389

  10 Goldman KN, Centifanto Y,kaufman HK, et al. Preventiom of surface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of donor corneas. Arch of Ophthalmol1978;96(12):22772280
 
  11 Armitage WJ,Easty D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uitability of organcultured corneas for transplantation.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7;38(1):1624

  12王旭,张华,张华(女),等.自行设计角膜培养瓶保存角膜的实验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6;42(12):11231125

  13 Ehlers H,Ehlers N,Hiortdal JO.Corneal transplantation with donor tissue kept in organ culture for 7 weeks. Acta Ophthalmol Scand 1999;77(3):277278

  14 Frueh BE,Bohnke M.Corneal grafting of donor tissue preserved for longer than 4 weeks in organ culture medium. Cornea1995;14(5):463466

  15 Doughman DJ, Van Horn, Rodman WP, et al. Human corneal endothelial layer repair during organ culture. Arch Ophthalmol1976;94(10):17911796

  16胡麒祎,邱孝芝.角膜保存的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03;3(2):6567

  17 Ardjomand N,Berghold A,Reich ME.Loss of corneal Langerhans cells during storage in organ culture medium,Optisol and McCareyKaufman medium. Eye 1998;12(pt 1):134138

  18刘涛,潘志强,王立,等,兔角膜器官培养保存与应用的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6;42(9):810812

  19范军华,蒋华.角膜保存的现状与展望.国际眼科杂志2006;6(1):166167

  20 Martin I, Wendt D, Heberer M. The role of bioreactors in tissue engineering. Trends in Biotechnol2004;22(2):8086

  21朱长乐,刘茉娥.膜科学技术.浙江大学出版社1992:221240

  22吴金辉,张西正,郭男,等.用于组织工程化培养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3;26(2):64

  23章静波.组织和细胞培养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98300

  24陈细华,陈松林,邓文涛,等.长时间灌流式器官培养方法.动物学杂志1998;33(6):3233

上一页  [1] [2] [3] 

(来源:互联网)(责编:duzhanhui)

下一条: 没有了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角膜)的信息
  热门图文

长着“桃花眼”的男星

三款必看时尚圣诞眼妆

圣诞节迷倒情人时尚眼

打造冬季派对复古妆容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