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论
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健康的基础,任何原因引起的眼表面泪膜的异常均将引起干眼。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及眼表的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等症状的一类疾病。引起干眼症的原因很多:局部瘢痕形成、泪腺导管或副泪腺导管阻塞使泪液产生减少;各种内眼术后等[5]。 大量研究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的稳定性下降,BUT明显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明显增高,同时泪膜脂质层的形态受到明显破坏,相当一部分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眼干、异物感、眼部不适和视力波动等症状。手术后1~3mo泪膜功能逐渐恢复至手术前水平[6]。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导致泪膜稳定性明显下降可能的因素为:(1)患者自身原因:年龄大,老年人居多,自身泪液分泌水平下降,激素水平低,眼睑松弛,眼睑运动异常等。(2)术中倍诺喜表面麻醉可引起角膜上皮点状剥脱和泪膜稳定性下降。(3)术中眼表上皮的机械性损伤、长时间的灯光照射角膜、手术后炎症反应、组织水肿及创口愈合过程。(4)术后滴眼液中的防腐剂和激素等对眼表面上皮组织损害,以及泪膜脂层和粘液层受到的损害均直接影响了泪膜的稳定性[7,8]。
本研究中白内障的类型、年龄、性别等条件,对照组与试验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照组与试验组术前泪膜各项检查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认为本研究除术后用药不同外,其余各影响因素两组均衡,泪膜稳定程度的不同应归因于术后治疗方法的不同。对照组术后与术前相比较:术后3d至1mo时,其各项检查结果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后3mo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说明超声乳化术后早期泪膜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泪膜稳定性下降,术后3mo左右可大致恢复正常。试验组术前和术后情况相比较,术后1wk Schirmer I试验泪液长度较术前未见明显统计差异;1mo时染色情况与术前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术后早期透明质酸钠的使用可以促进泪膜功能的恢复。
透明质酸钠是由D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组成双糖单位聚合而成的一种粘多糖,常以钠盐的形式存在,带大量负电荷。透明质酸钠可吸附大量水分,稳定泪液层、延缓泪膜破裂时间,还能与纤维连接蛋白结合,促进角膜上皮连接和伸展, 从而有效促进角膜损伤的愈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明显影响泪膜稳定性, 并可导致术后干眼的不适症状。术后常规辅以1g/L透明质酸钠的治疗, 可增强泪膜的稳定性,促使术后泪膜尽早恢复其生理功能,并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缓解眼部不适症状。此外,我们认为术中应尽量缩短角、结膜暴露时间,避免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并缩短超声乳化时间,采用脉冲方式,低能量、高负压等,减少干眼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孔玲,高秀华,蒋衍英,等.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摘除对泪膜稳定性的影响.国际眼科杂志 2006;6(1):119122
2李筱荣,许素红,刘巨平.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和眼表结构的变化.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6;28(7):494495
3李颖,王从毅,吴利安,等.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稳定性变化早期临床研究.国际眼科杂志 2005;5(4):677 680
4徐建江,孙兴怀,陈宇虹,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眼表的影响.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5;8:80180
5 Foulks G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ear film lipid layer and dry eye disease. Surv Ophthalmol2007;52(4):369374
6李虹,袁非,王历阳,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眼视光学杂志 2005;7(3):162165
7王震,王惠英,徐蔚,等.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改变.同济大学学报 2007;28(4):6870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