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及其比较 两组资料组间年龄、眼轴、角膜曲率、角膜散光、测定的IOL度数对比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眼压正常、前房反应轻、IOL在囊袋内居中性良好、无明显后囊膜混浊、无眼内炎、无黄斑水肿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
2.3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屈光状态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6mo UCVA,BCVA,屈光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2)。
2.4两组患者术后CS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6mo无眩光环境下12,18c/d空间频率和眩光环境下6,12,18c/d空间频率上观察组CS明显优于对照组(表3)。
2.5两组患者术后波前像差比较 术后6mo瞳孔直径6mm时,观察组4阶像差、4阶球差和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瞳孔直径6mm时,观察组3阶像差、5阶像差的RMS值及瞳孔直径3mm时两组之间3~5阶像差及总高阶像差RM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
3讨论
3.1非球面IOL的设计原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希望术后要解决“看得见”的问题,更要解决“看的好”的问题。我们常会听到一些白内障术后患者关于视觉质量下降的抱怨:如暗视力差、视物模糊、眩光、光晕等。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像差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人眼并非理想的光学系统,存在着各种像差,人眼的像差主要是由角膜和晶状体决定的。研究表明正常人眼晶状体呈负性球差,角膜呈正性球差,这种正负球差互补性减少了人眼总球差,从而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负性球差逐渐减少,而角膜的正性球差基本保持不变,晶状体对角膜的正性球差补偿作用逐渐降低,从而导致了视觉质量的下降[1]。传统的IOL具有正球差,植入IOL后增加了人眼的正球差,影响了患者的视功能。由此人们开始探索设计一种在光学上尽量与人眼接近的IOL,因此应运而生了非球面IOL。非球面IOL通过改良IOL前表面或前后表面的曲率来增加本身的负性球差,目的为了抵消或减少角膜的正性球差,降低IOL眼的全眼像差,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3.2非球面IOL眼的视功能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眼轴、角膜曲率、角膜散光、测定的IOL度数对比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具有可比性,这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前提条件。两组患者术后6mo UCVA,BCVA,屈光状态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非球面IOL改善中心视力方面与球面IOL相比无优越性,同时也说明仅以视力评价IOL对视功能的影响是不够的。CS检查可早期、灵敏地反映患者的视功能,较视力表更贴近人眼实际的视觉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6mo无眩光环境下12,18c/d空间频率和眩光环境下6,12,18c/d空间频率上观察组CS明显优于对照组。与Rocha等[2]及Denoyer等[3]报道在植入非球面IOL后可获得比普通球面IOL更好的CS结果相似。国内学者陈翾等[4]也有类似的报道。非球面IOL可提高无眩光及眩光环境下的CS,从而提高患者在雨天、雾天、夜间的视功能。视觉质量的客观评价方法波前像差检查近年来开始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后的研究观察中。国内学者王晓莉等[5]、国外学者Ulrich等[6]及Bellucci等[7]报道了非球面IOL可减少白内障术后的球差。本研究中6mm瞳孔直径全眼球像差分析提示,术后观察组4阶像差、4阶球差和总高阶像差的RM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而6mm瞳孔直径下3阶像差、5阶像差的RMS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阶和5阶像差主要是由彗差组成,反映IOL位置有无偏移,符合本研究中两组术后IOL位置均居中的事实。瞳孔直径3mm时两组之间3~5阶像差及总高阶像差RM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Kasper等[8]的研究结果相似。由此可见,瞳孔大小是影响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选择瞳孔大小及活动正常的白内障患者进行非球面IOL的植入,对于瞳孔不能散大的小瞳孔患者,则不必关注非球面和球面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