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陕西省农村5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和盲的患病率调查

http://www.cnophol.com 2009-6-26 11:25:19 中华眼科在线

  2结果

  调查确定50岁以上受检对象共2 213人,其中1 775人接受了检查,应答率为80.2%。不同年龄和性别白内障的患病率见表2。在受检的1 775人中有1 762人接受了晶状体检查,3人无眼球而无法检查。

  总共有655人被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表2)。该人群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为37.2%(95%CI=39.5%~34.9%),女性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44.3%)较男性高(28.6%),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随着年龄明显上升(P <0.01),其中50~59岁年龄组白内障患病率为17.9%,60岁以上人群为42.53%,70岁以上人群上升到82.4%。调查的655名白内障患者中,20人在调查前实施了白内障手术,其中女性12人(1.3%),男性8人(1.1%),女性白内障手术率高于男性,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 =0.635)。白内障手术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P =0.000)。3种类型白内障不同年龄的患病率见表3。皮质性白内障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患病率为34.5%,其次是核性白内障(9.2%)和后囊下白内障(6.7%)。女性3种类型的白内障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其中皮质性白内障女性患病率为40.7%,男性为27.1%(chi-square =35.35, P =0.000);核性白内障女性患病率为11.3%,男性为6.7%(chi-square=10.78,P =0.001);后囊下白内障女性患病率为7.8%,男性为5.4%(chi-square=4.25,P =0.039)。各类型白内障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P <0.01)。

  调查中有1 775人≥50 岁,其中1 765人完成了视力的检查,男性803人(45.4%),女性962人(54.6%),10人不能配合检查而无法完成视力检查。表3说明了根据WHO标准男女性单、双眼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双眼视力损伤的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其中男性双眼盲的患病率为0.5%,女性为3.4%,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 <0.01)。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男性单眼盲和单眼低视力的患病率(2.2%,3.0%)均低于女性(3.1%,3.8%),但单眼视力损伤在男女中的患病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伤的构成比。我们看到73.8%双眼视力损伤,68.8%的单眼盲,56.8%的双眼盲和38.6%单眼低视力是由白内障造成的。由白内障导致的视力损伤中,女性的构成比均高于男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由白内障造成视力损伤的构成比显著增加。

  3讨论

  此次调查50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患病率为37.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28.6%,女性患病率为44.3%。文献回顾,1996年北京顺义县调查[5],报告5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为22.78%,其中男性为19.88%,女性为26.01%。1997年广东省斗门县[7]对50岁以上老年人调查发现白内障患病率为20.93%,天津蓟县桑梓村[5]大于50岁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25.91%.此次调查陕西农村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42.53%,上海、成都、沈阳报告农村6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分别为17.3%,52.1%,34.5%[8],南通市新城桥街道6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为34.87%[9]。上述调查是在我国不同城市老年人中进行的调查,均采用的是国内诊断标准,造成这些调查患病率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年龄结构的差异、诊断者的差异和各地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医疗卫生条件的差异都可能造成调查结果的不同,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陕西省白内障的患病率在全国调查中还是比较严重的,白内障患者堆积的数量较大,在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贫困的乡村还有大量的白内障患者需要治疗。

  此次调查我们对50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了详细的眼部检查和视力测量,在这些人群中双眼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分别为2.1%和3.2%,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上升而增加,50~59岁人群中盲和低视力患病率为1.0%和1.9%,而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上升到5.5%,与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相同。这个结果与老年人白内障、青光眼等疾病发病率增高有关,也有可能与有些老年患者年轻时患病未及时医治,造成盲和低视力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积累有关。调查中女性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3.4%,3.9%)均高于男性(0.5%,2.4%),其它许多调查中也都发现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可能与男女社会地位,劳动习惯有关。

  WHO报道,白内障是全世界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这次调查发现56.8%双眼盲,68.8%单眼盲,38.6%双眼低视力,73.8%单眼低视力是由白内障造成。这个结果与人们文化程度、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关,也与低的白内障手术率和人工晶状体植入率有关。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经济状况和眼病防治的意识都比较差,许多白内障患者不知道或无经济能力进行手术治疗[10]。陕西省1987年对盲人未治疗原因进行调查[11]发现由于经济贫困而制约治疗的占42.2%,由于所在地缺乏相应的医疗技术而限制治疗的占16.7%。巴基斯坦[12]调查也发现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负担白内障手术的占18%,该地区不能实施白内障医疗技术的占18%,不知道白内障手术或由于年龄太大而不愿治疗的分别占13%和12%。人们的认知观念也会对白内障手术率产生影响,尤其在农村,许多老年人固守着人老眼花的错误观念,认为差的视力在老年人中是正常的而不愿意治疗。还有一些老年人认为年龄太大,只要他们的视力能大概应付日常生活和活动就行了,已经不值得再花钱作手术了。另外,对于手术的恐惧心理、及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和其它白内障患者术后较差的视力结果也会使许多患者拒绝手术。由此可见,对白内障的治疗不仅要求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手术费用,还要提高老年人对白内障手术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Thylerfors B, Negrel AD, Pararajasegaram R, Dadzie KY. Global data on blindness. Bull World Haelth Organ ,1995;73:115-121

  2权彦龙,杨建刚,任百超.陕西省洋县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464-1467

  3杨秀章,方俊宏.老年人466眼屈光状态临床分析.国际眼科杂志,2006;6(3):706-708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impairments, disabilities of disease. Geneva: WHO

  5赵家良,睢瑞芳,贾丽君,LeonB-Ellein,张承训,降丽娟,张红,孙国强,宋学峰,毛进.北京之顺义区白内障患病率和手术状况的调查.中华眼科杂志,2001;37:3-8

  6许京京,何明光,吴开力,李绍珍.广东省斗门县农村白内障的调查.中华眼科杂志,1999;35:465-467

  7郑宏,于普林,洪依舒.我国城乡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情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46-448

  8李志清,张秀娟,孙慧敏.天津蓟县桑梓村4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患病率调查.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22(9):749-750

  9李琳,管怀进,周激波,荀鹏程,顾海雁,石海红,解正高,陈钦进,孙建权.南通市新城桥街道60岁及以上人群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24(7):752-758

  10张敬先.可治盲360人未治疗原因的调查.中华眼科杂志,1988;24:336-338

  11 Haider S, Hussain A, Limburg H. Cataract blindness in Chakwal District, Pakistan: results of a survey. Ophthalmic Epidemiol ,2003;10(4):249-258

  12律鹏,张文芳,陈盛举,戴雁,薛贵仁,舒凌,徐丙智.青海省玛泌县40岁以上世居藏民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调查.眼科新进展,2005;25(3):257-259

  基金项目:中国陕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No.001225)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盲,白内障,流行病学)的信息
      热门图文

    黑眼圈超详细解决方案

    让眼睛抓住青春“不放

    今夏最抢镜的火辣活力

    学化性感眼妆让诱惑电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图话健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