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中药 超声雾化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单疱病毒Ⅰ型感染所致,它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1]。我科从2000年11月~2005年4月,在常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超声雾化熏眼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共93例97只眼,单眼发病89例89只眼,双眼发病4例8只眼;男性51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56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8个月;初发病例33例,复发病例60例;复发最少1次,最多5次。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畏光流泪,异物感,视物模糊;②角膜星点翳障,或聚或散,或连缀成片,形如树枝或地图状,抱轮红赤;③病变区角膜知觉减退;④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
2 辨证分型
2.1 风热上犯型
黑睛骤生星翳,抱轮红赤,羞明流泪,或兼发热微恶风寒,咽痛鼻塞,溲黄,舌苔薄黄,脉浮数。检查可见球结膜睫状充血,角膜呈点状或树枝状浅层浸润,荧光素染色阳性。
2.2 肝火炽盛型
病情发展,黑睛星翳扩大加深,白睛混赤,羞明特甚,泪热难睁,目珠刺痛,头痛,溲赤便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检查可见球结膜混合性充血明显,角膜呈片状、地图状或盘型浸润,角膜水肿,局部知觉减退,荧光素染色阳性。
2.3 湿热蕴积型
黑睛生翳,灰白如虫蚀,眼痛,羞明较轻,抱轮红赤发暗,病情反复,时轻时重,缠绵难愈。全身可见食欲不振,胸闷口粘,溲黄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检查可见球结膜轻重度混合性充血,角膜呈片状、地图状或盘型浸润,角膜水肿明显,知觉减退。荧光素染色阳性或阴性。
2.4 阴虚邪留型 病情日久,迁延不愈,星翳疏散,抱轮微红,羞明较轻,眼内干涩不适,舌红少津,脉细或数。查可见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病灶难以完全愈合,角膜知觉减退。荧光素染色阳性或阴性。
3 治疗方法
3.1 中药超声雾化熏眼(使用上海四菱医疗器械厂402型超声雾化器)中药煎剂组成:菊花、薄荷、大青叶、板蓝根、黄连、大黄、紫草、木贼草各10g。将上药用水500ml浸泡30分钟,武火煎沸,文火煎煮约15分钟,滤出药液,放置至20℃时,倒入超声雾化器中,使超声雾化器出雾口正对患眼,雾化速度约5ml/分钟,每次20分钟,每日2次。风热上犯型加柴胡;肝火炽盛型加夏枯草;湿热蕴积型加白头翁;阴虚邪留型加玄参。
3.2 中药辨证施治
风热上犯型用我科协定方退翳1号内服;肝火炽盛型用我科协定方退翳2号内服;湿热蕴积型用我科协定方退翳3号内服;阴虚邪留型用我科协定方退翳4号内服。上述治疗,用药10天为一疗程,间歇1天。
3.3 辅助治疗
滴阿昔洛韦及利巴韦林眼液,每日4次。
4 结果
4.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①治愈:自觉症状消失,角膜荧光素染色阴性;②好转:自觉症状减轻,角膜翳障减少或缩小,荧光素染色阳性;③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角膜翳障无变化或加重,荧光素染色阳性。
4.2 治疗结果
93例97只眼,治愈70例73只眼,好转19例20只眼,无效4例4只眼,总有效率95.9%。疗程最短7天,最长45天,各证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见表1。表1 证型与疗效的关系(略)
5 讨论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主要致盲性眼疾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一直呈上升和加剧趋势,可能与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西医对其治疗以化学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为主,因其药物毒性和耐药性,临床疗效和应用受到影响。近年来,中医中药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中药制剂抗病毒机制一方面可能与直接灭活病毒或诱生干扰素、减少或阻断病毒mRNA的翻译有关;另一方面可调整免疫系统、增强免疫功能[2]。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古代医学没有与其相应的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应当归属于“聚星障”、“混睛障”、“花翳白陷”的范畴。我们在1996~1999年期间,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将其分为风热上犯、肝火炽盛、湿热蕴积、阴虚邪留4型,分别给予退翳1~4号合剂内服,疗效欠佳。近5年来,通过加用中药煎剂超声雾化熏眼,治疗效果大有改善。
雾化液中菊花、薄荷辛凉解表,祛风散邪;大青叶、板蓝根清热解毒;黄连、大黄清热燥湿;紫草清热凉血;木贼草清肝明目退翳。上述诸药的现代成分药理研究均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3]。药液通过雾化器形成蒸气雾粒直接长时间充分接触患眼,取得较常规点眼更好的疗效。
本组病例辨证施治内服中药提高了机体免疫功能,达到了治病求本之目的。局部中药煎剂雾化熏眼使药力集中直达病所,且根据不同证型随症加减,减少了耐药性的产生,此法内外结合治疗相得益彰,故能取得较为满意疗效,降低了复发率。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主编.眼科全书中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97.
[2] 袁 幽,陈司同.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2,2(2):101.
[3] 郭国华,主编.实用袖珍中药辞典[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8,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