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丽芳,张自音,史惠琴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眼压;围手术期
门诊化白内障术后围手术期病情尤其眼压的变化情况易被忽视。通过对我院住院行超声乳化手术患者48 h眼压的观察,我们认为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来说,即使术中无并发症,部分患者术后眼压仍可能存在有临床意义的波动。本文旨在对术中无并发症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48 h内眼压升高情况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检测其发生率,探讨发生机制,以指导临床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住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140例(140眼),其中男65例(65眼),女75例(75眼);年龄50~85岁,平均68岁。所有病例均无青光眼或葡萄膜炎等并发症,无眼外伤史或手术史。
1.2 手术方法 2%利多卡因2.5~3.0 ml术眼球后阻滞麻醉,11~12点位角膜缘后1 mm巩膜隧道切口,3点位角膜侧切口。前房注入黏弹剂,晶体前囊膜连续环形撕囊。采用Alcon 公司Legacy 20000超声乳化仪乳化吸出晶体,能量9%~22%,时间1.2~4.7 min,自动注吸残留皮质,前房和晶状体囊袋内再次注入黏弹剂0.2~0.3 ml,植入人工晶体于囊袋,自动注吸清除残留黏弹剂,切口自闭水密。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与地塞米松2 mg。眼压测量:分别于术前,术后4~10 h及术后24 h、术后48 h用Tonometer AT555型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变化 见表1。眼压升高峰值期为术后4~10 h,最高可达45 mmHg左右,眼压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段(P<0.01)。术后24 h大多数患者眼压有下降,但部分患者仍高于正常。术后48 h除1例外,所有患者眼压均下降,趋于术前正常水平。
2.2 其它情况 眼压升高患者可有眼球酸胀、眼痛,严重者可有头痛、恶心、呕吐,24 h后逐渐缓解,眼压升高者的视力较眼压正常者低1~2行。术后大部分患者角膜透明、前房轴深正常、瞳孔园居中,人工晶体在位好。眼压升高者部分可见角膜轻度水肿、瞳孔轻中度散大。24~48 h眼压逐渐恢复至正常,角膜透明,瞳孔恢复到3 mm。眼底检查未见异常。1例48 h恢复正常者疑为青光眼易感者,术后4 h眼压高达35 mmHg,24 h后仍>30 mmHg,至48 h后逐渐恢复,随访期内眼压正常。
3 讨 论
关于术中无并发症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早期部分患者眼压升高,各家报道不一。鲁建华报道有32.5%术后眼压高于正常[1]。本研究显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4~10 h内眼压波动很明显,眼压升高率为62.1%,最高可达45 mmHg。Tranos等报道术后4~6小时为眼压升高高峰期[2]。Zelterstrom等报道术后眼压升高高峰期为术后5 h[3]。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压升高的原因十分复杂,包括:(1)小梁网阻塞:术中残留黏弹性物质、残留晶状体皮质碎片、晶状体囊碎片、脱落变性细胞、色素颗粒及红细胞等;(2)手术损伤:超声乳化能量损害导致前房角结构破坏或一过性水肿,术中止血破坏了巩膜浅层血管或房水静脉等房水排出系统,手术干扰血-房水屏障功能,角膜缘切口损伤房角结构等;(3)炎症刺激:术后前列腺素释放所致炎症反应,术后并发虹膜睫状体炎,炎症反应物质堆积在小梁网上或炎症导致小梁网水肿等;(4)房水分泌增加:睫状突上皮受手术以及人工晶体的刺激分泌量增加等。其中术中使用黏弹剂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作者认为白内障术后早期眼压升高50%与黏弹剂有关[4]。但也有报道,无论白内障术中是否使用黏弹剂,术中是否将黏弹剂冲洗干净,白内障术后早期眼压升高都有可能发生[5]。笔者认为超声乳化手术因其切口密闭性好,灌注抽吸针头抽吸皮质后常会被堵塞或部分堵塞,致使排除及抽吸黏弹剂不充分,黏弹剂从房角排除需24~72 h,这与患者眼压48 h内完全恢复正常相吻合。
因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眼压升高发生率高达62.1%,且易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程度,因此,要高度重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围手术期眼压观察。术中尽量将黏弹剂抽吸干净,尤其对于有视盘损害、视网膜视神经病变患者,因其术后高眼压更易造成视功能损伤,影响术后视力。
【参考文献】
[1] 鲁建华,范 珊. 黏弹剂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压影响[J].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9,21(5):402-443.
[2] Tranos PG, Wichremasinghe SS, Hildebrand D, et al. Same-day versus first-day review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uneventful phacoemulsification[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3,29(3):508-513.
[3] Zelterstrom C, Wejde G, Taube M. Healon 5:comparison of two removal techniques[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2,28(9):1561-1565.
[4] Sandu P, Stefaniu T, Zamfir C, et al. Premature 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cataract surgery[J]. Ofialmologia,2001,54(4):61-64.
[5] Henry JC, Olander K. Comparision of the effect of four viscoelastic agents on early postoperative intraocular pressure[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1996,27(7):960-9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