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临床医学 → 经验交流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LASIK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手术疗效分析

http://www.cnophol.com 2009-9-9 9:27:27 中华眼科在线

    2.2  视力  术后第一天所有术眼裸眼视力均有明显提高,术后1周达到或接近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但不太稳定,在视力表1~2行间波动,至术后3个月时视力趋向稳定。实际矫正裸眼视力达术前预期矫正视力者:A组164眼(96.47%);B组121眼(93.08%),见表1,术后6个月A组161眼(94.71%),B组118眼(90.77%),裸眼视力下降1~2行,残留散光平均0.27 DC,平均下降90%,地形图检查无不规则散光。表1  LASIK术后裸眼视力与预期矫正视力符合率

    2.3  屈光度  术后1周时部分术眼出现轻度过矫,3个月时实际矫正屈光度接近术前预期矫正屈光度(差值在0.75D范围内)者A组164眼(96.47%),B组119眼(91.54%),见表2。3~6个月时屈光回退(-2.00~1.00D范围)者A组5眼(1.67%),B组4眼(3.08%),其中有2眼屈光回退>-3.00D。表2  LASIK术后实际矫正屈光度接近术前预期矫正屈光度发生率

    2.4  眼压  术后1个月时,有 3眼眼压升高>28 mm Hg,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恢复正常。

    2.5  并发症

    2.5.1  术中并发症  术中角膜瓣形成不全2眼(0.67%);形成游离瓣1眼(0.33%);角膜瓣层间异物4眼(1.33%),其中2眼为脂质,1眼为棉丝纤维,1眼为铁质异物;结膜下出血3眼(1.00%),主要为负压环固定眼球时所致。

    2.5.2  术后并发症  眩光现象37眼(12.33%),多在术后6个月内逐渐适应; 屈光回退9眼(3.00%);角膜瓣下感染3眼(1.00%);欠矫2眼(0.67%);角膜上皮内生1眼(0.33%);激素性高眼压3眼(1.00%);角膜瓣线状皱褶2眼(0.67%);老视现象,术后大部分患者有视近困难,视疲劳现象,但多在术后1个月左右缓解或消失。

    3  讨论

    LASIK治疗的有效性及可预测性:LASIK是当代最普及,相对最安全的屈光手术之一,随着设备与技术的改进,治疗技术的渐趋成熟,安全性和可预测性进一步提高,该手术的适应范围也日趋扩大,已从近视为主扩展到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等,并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矫治方法有不少,如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角膜表面镜片术等。术后裸眼视力的提高是衡量手术效果的主要指标,本组的196例眼均在术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裸眼视力,经SPSS软件分析P值均小于0.05,证明了LASIK治疗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的有效性。由于黄斑变性等其他眼部病变,术前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从0.5~1.0不等,再加上角膜厚度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术前预测视力低于1.0,所以术后实际矫正屈光度能否达到术前预期最佳矫正屈光度也是衡量临床疗效的标准之一[1,2]。本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实际矫正屈光度接近术前预期矫正屈光度,就进一步证实了LASIK治疗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术后裸眼视力与术后实际矫正屈光度二者均接近于术前的预期水平,经统计学分析,证明了LASIK治疗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的有效性和可预测性。

    对于近视性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佩戴框架眼镜因双眼视差的存在而难以融像,角膜接触镜虽可减少双眼视差,但接触镜对眼部的刺激及可能的损伤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角膜表面镜片术同样因其可预测性差及安全性欠佳而无法广泛开展,LASIK克服了上述不足,无疑给该类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因部分患者存在弱视而使术后裸眼视力达不到1.0,故术后裸眼视力与实际矫正屈光度与术前的对比分析是评判手术疗效的标准。从A组170眼与B组130眼的术后视力与屈光度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不难发现,LASIK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与混合性散光较为理想的方法。

    LASIK治疗的安全性及视力预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角膜瓣的制作有关,如角膜瓣形成不全,角膜瓣游离,通过仔细的操作和技术的改进是不难避免的。在制瓣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刺激,避免上皮细胞脱失和角膜瓣水肿,并能在发生并发症时及时正确地处理[3]。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老视现象、眩光现象与屈光回退,老视现象与眩光现象可在术后6个月内通过自身调节与适应而消退。而屈光回退与患者术前的屈光状态有关,超高度近视者术后近视回退率明显高于高度近视组,与术前的屈光状态及术后代偿性角膜上皮增生所引起的角膜中央厚度密切相关[4]。角膜瓣下感染与术后高眼压则可通过术后滴眼液的使用方法的调整而解决。而欠矫则可能与术中角膜基质床水分过多,吸收激光能量较多有关,可通过治疗中增加修正值或改变切削模式来减少其发生[5,6]。

    在本组300眼中,无一例发生诸如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青光眼、术后圆锥角膜、角膜扩张等严重并发症,这说明了LASIK这一方法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及混合性散光是相对安全和可靠的。至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和疗效的进一步提高,这有赖于设备的改进和完善,手术技巧和方法的改进与成熟,及手术经验的积累。

    【参考文献】

    1 黄静,李志辉,周跃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性屈光参差.眼科,2003,12(1):26-28.

    2 聂晓丽,刘苏冰,辛宝莉,等.LASIK治疗混合性散光的临床疗效.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11):845-847.

    3 张君苒,方英成.LASIK矫正高度近视临床分析.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5):378-380.

    4 苏东风,张丰菊,鲁智利,等.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多因素分析.眼科新进展,2006,26(2):130-132.

    5 严宗辉,朱圣练,胡建荣.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混合性散光.中华眼科杂志,1998,34(3):227-228.

    6 李海丽,吴静安.LASIK治疗屈光参差.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12(6):367-369.

上一页  [1] [2]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屈光参差,混合性散光)的信息
      热门图文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阻击生命中第一条皱纹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让30岁女人轻松远离“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