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推荐:青光眼 白内障 近视 远视 散光 斜视弱视 角膜溃疡 角膜炎 沙眼 眼外伤 更多疾病
大众频道
专业频道
时尚频道
互动频道
疾 病 | 保 健 | 爱眼动态 | 名医名院
知 识 | 美 食 | 自检自测 | 爱眼纪事
资 讯 | 临 床 | 学 术 | 文 献
图 谱 | 医 患 | 继 教 | 家 园
五官之美 | 整 形 | 美 容
眼镜一族 | 妆 容 | 图 库
眼科在线 | 预留位置
眼科知道 |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中华眼科在线 → 医学频道 → 前沿动态 → 研究进展 → 正文 切换到繁體中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吲哚氰绿血管造影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检查中的对比研究

http://www.cnophol.com 2009-9-16 10:48:07 中华眼科在线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doretinopathy,CSC)的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nˉ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图像特征。方法 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对78例CSC患者进行FFA与ICGA同步检查。结果 FFA能清晰地显示渗漏点及窗样荧光,ICGA造影早期可见脉络膜充盈缺损,清楚地见到脉络膜荧光渗漏。结论 FFA与ICGA配合应用能更全面地了解CSC的发病机理。

  关键词 吲哚氰绿/诊断应用 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oidoretinopathy,CSC)是一种常见于中青年男性的黄斑部病变,确切病因不明,认为可能是脉络膜血管的通透性异常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继发损害所致 [1] ,为探讨明确发病机理,本文对78例CSC患者作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与吲哚氰绿血管造影(lndocyaˉ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门诊CSC患者78例(86眼)。男59例(64眼),女19例(22眼)。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1.2岁。病程3天~12年,双眼者8例。CSC复发者12例(14眼)。视力0.2~1.2。

  1.2 方法 应用德国HEIDEBERG生产的海德堡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对上述患者进行FFA和ICGA同步造影。将国产20%荧光素钠3ml与吲哚氰绿25mg(5ml)混合,自肘静脉注入,5s内注入完毕。因时启动同步记时器和电脑图像监视器,从荧屏上观察同步造影的动态过程并将图像储存在硬盘上。

  2 结果

  2.1 FFA的特征

  2.1.1 荧光素渗漏 84只CSC眼中表现为墨渍样渗漏者41眼(48.8%),22眼(26.2%)表现为冒烟状渗漏,CSC渗漏点多为1~3个。

  2.1.2 窗样荧光缺损 在84只CSC眼中16眼(19%)表现为中黑外亮或中亮外黑的窗样荧光,在70只对侧健眼中有22眼见窗样荧光。

  2.2 ICGA特征

  2.2.1 脉络膜充盈迟缓 有71只眼(84.5%)在造影早期可见到脉络膜充盈不足的低荧光区。

  2.2.2 脉络膜强荧光渗漏 在84只CSC眼中有82眼(97.6%)在造影早期即可见脉络膜血管的强荧光渗漏,造影过  程中荧光增强,晚期呈弥散性荧光素渗漏,在70只对侧健眼中有38例可见脉络膜强荧光点。

  2.2.3 涡静脉扩张 有25只眼(29.8%)可见涡静脉不同程度的扩张,边缘粗糙。

  3 讨论

  吲哚氰绿染料的分子量为775u,为荧光素钠2倍以上,激发光波长为835nm,可穿透RPE和叶黄素,而且血浆蛋白与吲哚结合率高达98% [2] ,极少从脉络膜血管渗漏,这些特点使ICGA与FFA图像有所不同,两种图像对比分析互相补充,更有助于对CSC发病的理解。

  FFA已作为CSC病人的一项常规检查,许多学者对此做了细致的研究 [3] ,FFA可以了解CSC对视网膜色素的损害程度,明确渗漏的部位,渗漏程度。通过FFA的研究,学者们认为CSC的基本损害在视网膜色素上皮,认为某些原因导致色素上皮的损害,使色素上皮的闭封小带分离,脉络膜的渗液通过色素上皮进入神经上皮下。

  ICGA的特性可弥补FFA的不足使我们了解CSC脉络膜循环的状态。这组病人中有71眼(84.5%)在造影早期可见到脉络膜充盈不足,表明可能有脉络膜缺血 [4] 。82眼(97.6%)有强荧光素渗漏,说明CSC病变累及到脉络膜循环。其它的一些学者在CSC的ICGA检查中也发现ICG自脉络膜毛细血管通过缺损的色素上皮漏入视网膜下间隙,认为CSC与脉络膜血管的通透性增高密切相关,色素上皮的损害可能是继发性损害 [1] 。

  参考文献

  1Prunte C.choroidocapillaris congestion in central serous choroidoretinopthy.Ophthalmology,1996,103:68.

  2 陈有信.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Ⅰ、Ⅱ.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10:253.

  3 Levine R,et al.Longterm follow-up of idiopathic central serous choriˉoretinopathy by fluorescein angiography.Ophthalmology,1989,96:854.

  4 Piccolino FC,Borgia L.Central chorioretinopathy and 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Retina,1994,14:231.

(来源:互联网)(责编:xhhdm)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下一条信息: 没有了
  • 更多关于(眼睛,中华眼科在线,眼科,吲哚氰绿,诊断应用,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信息
      热门图文

    眼妆窍门改善浮肿金鱼

    秋日明眸护理点睛之术

    阻击生命中第一条皱纹

    几个拯救肉泡眼小窍门
      健康新看点
      健康多视点
    ad推广
      图话健康
    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中国视力网中国眼网眼镜人久久眼科网华夏健康网健康863阿里医药眼科网首席医学网近视眼治疗寻医问药
    全球医院网保健浙江眼科网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点击申请

    Copyright © 2007 中华眼科在线 网站备案序列号: 京ICP备08009675号
    本网站由五景药业主办 北京金鼎盛世医学传媒机构负责运营 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提供学术支持
    服务电话:010-63330565 服务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