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Ahmed青光眼阀(AGV)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MMC)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20例(20眼)难治性青光眼选择施行单纯AGV植入术16例,AGV植入联合其他手术4例,并在术中放置0.4mg/ml MMC棉片。结果 术后随访6~30个月,总有效率为85.00%。术后眼压为2.16±0.68kPa,与术前(7.95±2.57kPa)比较,t=9.74,P<0.01。并发症有术后早期低眼压、浅前房、引流口堵塞、引流盘包裹、眼内出血等。结论 AGV植入联合MMC手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青光眼;青光眼引流植入物;丝裂霉素;手术后并发症
难治性青光眼行滤过性手术治疗,常难以建立有效的滤过通道。自1969年Molfen[1]发明青光眼引流物以来,难治性青光眼的治疗取得了进展,随着引流物和手术方法的改进,特别是较为先进的带盘青光眼阀门,其疗效得以不断提高。目前采取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是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我们采用Ahmed青光眼阀门(AGV)植入联合丝裂霉素C(MMC)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20例(2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9~65岁,平均46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例,外伤继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例,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6例,原发性青光眼行滤过性手术后眼压失控1例。术前眼压7.95±2.57kPa。视力检查:无光感2眼,光感4眼,<FC/30cm者2眼,0.02~0.1者8眼,>0.1者4眼。
1.2 手术方式 根据患者视功能、角膜、前房深度、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眼部的病理结构改变情况,选择单纯AGV植入术或联合手术。其中单纯AGV植入术16例,AGV植入联合其他手术4例。联合手术包括白内障摘除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虹膜根部断离修复术等。选择合适的象限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分离两条直肌间的筋膜,暴露赤道部巩膜并在其表面筋膜组织下放置0.4mg/ml MMC棉片3~5min,用200ml 平衡液冲洗。将AGV冲洗通畅后用5-0尼龙线将盘板部缝合固定于赤道部,其外盘前缘距角膜缘10mm。做角膜缘为基底1/2厚度巩膜瓣,将引流管修剪合适长度,于巩膜瓣下角膜缘处做前房穿刺口,把引流管插入前房2~3mm,引流管前端与虹膜平行,水密缝合巩膜瓣及结膜瓣,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针2万u+地塞米松针2mg,包扎术眼。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1个月内滴用典必殊滴眼液、复方托吡咔胺滴眼液,如果出现术后暂时性浅前房者,使用散瞳剂与高渗溶液,加压包扎等保守治疗,若高眼压者全身加用20%甘露醇溶液和乙酰唑胺(Diamox),或局部滴用0.5%噻吗洛尔(tmolol)。术后1周内每天检查,1个月内每周1次,以后第3、6、12、18、24、30个月定期随访。
1.4 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眼压在1.07~2.67kPa之间为手术成功,不用抗青光眼药物为完全成功,需局部用抗青光眼药物为有条件成功,眼压失控或需口服抗青光眼药物为失败。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成功率 至最后1次随访手术成功17眼(85.00%),其中完全成功15眼(75.00%),有条件成功2眼(10.00%),手术失败3眼(15.00%)。
2.2 术前与术后眼压比较 至最后1次随访,术后眼压为2.16±0.68kPa,与术前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9.74,P<0.01)。
2.3 视力 术后视力保持原水平6眼,视力提高14眼,无视力下降及丧失者。
2.4 并发症 ①术中前房出血4眼(20.00%),4只眼积血逐渐吸收好转。②浅前房7眼(35.00%),均为低眼压,经保守治疗或前房形成均逐渐恢复。③低眼压8眼(40.00%)。④引流管内口堵塞3眼(15.00%),其中虹膜不全堵塞1眼,2眼为血凝块堵塞,眼压失控。⑤球结膜纤维包裹1眼(5.00%),眼压失控。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