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上学情况分析
在725例学龄前儿童初步统计已经入学的(普校、盲校、弱智学校)510人,占70.34%。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215人未能入学,占29.66%(表5)。
表5 7~14岁低视力儿童受教育情况
3 讨论
3.1 在1 000例低视力儿童中,主要的病因是先天性/遗传性眼病,这与天津盲校的调查[1~3],北京、上海、吉林及我国残调结果基本相同,统计学分析,多数学者[3,4]认为男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其原因待进一步研究。
3.2 目前我国对低视力的临床、研究及康复都有很大进展,给低视力患者带来了福音。Fond[5]指出:对手术及药物治疗无效的低视力患者,其中50%以上可以靠助视器提高视力,而且这是提高患者视力的最后一次机会。本资料也显示通过助视器的应用和训练,远视力提高0.3以上的占78.13%,近视力提高0.5以上的占63.46%,这无疑是给低视力患者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从理论上讲,0.05≤低视力<0.3[6,7],但从实际出发,在低视力的康复中,上限下限均可以放宽,Johuston也认为低视力是一个介于普通视力与全盲之间的较新概念。因此我们认为低于0.05及高于0.3者应用助视器仍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借用电子助视器(CCTV)[7]仍可帮助患者读写,但由于价格昂贵不能普及推广。本资料也证实,无论远视力或近视力,基础视力越佳,应用助视器效果越好[8]。
3.3 用眼镜矫正低视力儿童的屈光不正非常重要,特别是高度屈光不正。验光前必须用睫状肌麻痹剂散瞳。在戴矫正眼镜的基础上再进行助视器训练效果尤佳,尤其是弱智儿童。本资料有450例(占90%)是在戴普通眼镜的基础上用助视器的。
3.4 低视力儿童与正常儿童同样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一般+8D~+10D甚至+14D的调节力[9]),所以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往往不用助视器便可以阅读。Fonda[10]曾指出10岁以下小儿多数不需近用助视器,Faye[11]认为10岁儿童由于调节有所下降,以及课本字体变小,才需要近用助视器。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助视器的应用与年龄有一定关系。如学龄前儿童275人中,120人配用助视器,占44%,其中只有25人因术后无晶体加用了助视器,仅占9%,而学龄期儿童使用近用助视器均有所增加,占70%,其中有近150人拥有近用助视器,占21%。
3.5 低视力儿童视觉康复的目的是接受教育。它既不同于盲目,也不同于正常儿童,而是需要一种比较复杂的手段,花费也比较高。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认为低视力儿童及盲童进入普通学校受教育是最好的办法,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及辅导力量。他们已关闭将近1/3的盲校,而我国的情况却是尚有部分残余视力的儿童仍在盲校就读盲文[1~3]。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我国正在探索一体化的特殊教育的道路,即“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残疾人争取回归社会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由于我国目前实行小学全民教育,入学时没有统一的视力标准,使一部分低视力儿童就近与正常儿童进入了普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视力低下戴助视器受到讥笑而失去信心,家庭不关心及社会因素(学校要求成绩)等,有近1/3的低视力学龄儿童未上学,也有的中途辍学。
我们通过十几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儿童低视力的视觉康复是一项有深远意义及开拓性的工作,众多迹象表明,当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低视力的研究将成为我国正在成长中的残疾人康复治疗的重要领域之一。
4 参考文献
1 王思慧主编.实用低视力处理.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101-107.
2 吴淑英,朱燕柱,闫桂荣,等.天津市盲童学校学生视力调查及助视器的应用.中华眼科杂志,1989,25(5):301.
3 张国华等.吉林省四平市盲童学校学生盲目原因调查.中华眼科杂志,1987,23(5):311.
4 孙葆忱主编.临床低视力学.青岛:青岛出版社,1989.371-386.
5 胡志城主编.低视力保健.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20.
6 胡诞宁.眼科遗传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93-498.
7 王 义,郑远远.先天性小眼球、小角膜患者的视觉康复.眼科,1996,5(1):41-43.
8 孙葆忱.眼镜式助视器在低视力门诊的应用.中华眼科杂志,1987,23(1):94.
9 孙葆忱,邹留河,张书泰,等.远用望远镜式助视器.中华眼科杂志,1986,22(5):290.
10 Fonda GE Geriatrics Vol 1:30p 49-52 the New York Time Media 1975
11 Faye EE.Clincal low vision.2nd ed The low vision child 1984.
1999-04-09收稿 上一页 [1] [2] |